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楼主: 梅庐

山东名人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古代史籍上无传,贾思勰的生卒年月、详细身世和经历,缺乏记载,颇难于查考。在《齐民要术》卷首书有“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字样,能够明确他所处的时代和所担任的官职。又从《齐民要术》序和各卷篇叙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一些线索,据以推测他撰著《齐民要术》的时限和他的家世,以及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等活动的地域范围、家庭经济状况、治学特点等等。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到西兖州刺史刘仁之时,很表尊重。刘仁之在《魏书》卷八十一有传,讲他是洛阳人,北魏出帝初(公元532年)为著作郎兼中书令。因用非所长,不久便改任西兖州刺史,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卒于西兖州任所。晚近中国农史学者多据此推测贾思勰撰著《齐民要术》的年代可能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至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的11年间。《齐民要术》“种桑拓第四十五”有“杜、葛乱后”字句。杜洛周、葛荣于公元525年、526年先后率领民众暴动,声势浩大。《魏书》卷九“肃宗纪”提到车驾将北讨,曾惊呼“社稷鸿基,殆将沦坠”,朝廷于是规定:“凡有能输粟入瀛、定、岐、雍四州者,官斗二百斛赏一阶,入二华州者五百石赏一阶。不限多少,粟毕授官。”杜、葛暴动于公元528年失败。《齐民要术》的撰写当在此时间以后。

《魏书》卷七十二、《北史》卷四十七有贾思伯、贾思同的传,他们是齐郡益都人。据贾思勰与刘仁之有交谊,《魏书》“刘仁之传”记有刘仁之、冯元兴系深交,《魏书》“冯元兴传”有叙及冯元兴曾与贾思伯同时为肃宗(公元516—526年在位)的侍读或侍讲的话语。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同姓同排行,又有刘仁之、冯元兴在他们之间的连通,可以推测贾思勰为齐郡益都人,年岁小于贾思伯。在《齐民要术》“种椒第四十三”及其他卷篇数处列举“齐郡”、“齐地”、“青州”等地名产、器物、种植加工方法,加上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葛祐之《齐民要术》“后序”中“谨按《齐民要术》,旧多行于东州”等语,贾思勰籍属齐郡似无再多存疑。据近代学者考证,《齐民要术》一书,据引经部30种,史部65种,子部41种,集部19种,无书名可考的还有数十种。在当时靠手写传抄的情况下,能读到这么多书,且“杂说第三十”中记叙有写书、用书、补书、防治书虫、晾书、谨慎藏书种种活动,可知贾思勰家的书籍收藏是颇为可观的。《齐民要术》“序”广泛摘引先代圣君贤相、学者名官注重农业、取得成就的事迹,抒发作者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见解和抱负,也表明他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贾思勰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等活动的地域范围主要在黄河中下游。《齐民要术》“种蒜第十九”写有:“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并州豌豆,度井陉已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所亲见,非信传疑”等语。表明贾思勰所亲见的农园作物己涉及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朝歌(今河南汤阴附近)、壶关(今山西壶关)、上党(今山西长治)、井陉(今河北井陉)等许多地方。其他卷篇亦可觅出贾思勰足迹所到的一些线索。贾思勰任职的高阳郡,北魏时期曾有两个,一为瀛州高阳郡(今河北高阳一带),设郡历史悠久;一为青州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魏书》“地形志”称:“故乐安地,(南朝宋)刘义隆置,魏因之。”《魏书》“高祖纪”亦载延兴元年(公元471年)“青州高阳民封辩自号齐王,聚党干余人,州军讨灭之”等语。贾思勰在哪一个高阳郡任太守?贾思勰是实职的地方官员抑或是输粟赏授的官阶?有待史家的深入探究。《齐民要术》“养羊第五十七”载有“余昔有羊二百口,茬豆既少,无以饲,一岁之中,饿死过半”,同篇另有“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可以看出,贾思勰有一些家业,但又不甚富裕。北魏佛教盛行,广建寺院,皇室、土族、官宦、富商骄奢挥霍,修筑庭园,在这种风气下,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明确写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阔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华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表明贾思勰与朽败时尚持相反态度。作为高阳郡的太守,历史上也没有写下他的为官政绩。但贾思勰所撰著的《齐民要术》,以其精湛的内容和承前启后的伟力,把他推到农学家的位置,在中国农学史以至世界农学史上都居有重要地位。

西晋(公元265—3l6年)灭亡以后,在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长期处于各民族间分裂割据的战乱局面。后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到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为长治久安,推行改革,他着手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和惩治贪污的办法,并实行“均田制”。“均田制”主要是把久经战乱、荒闲无主的土地均给无田少田的人。均田制施行后,各族人民生活渐趋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农村残破荒凉的局面有所改变,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均田令颁行的第三年,即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尚是“公私朔乏”。过了10余年到了太和末年,已是“府藏盈积”了。贾思勰看到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政权比较稳定和农业生产比较繁荣的景象,也经历了北魏政权趋于衰落,至公元533年分裂为东魏、西魏的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贾思勰“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农业及食品科学技术的总结提高倾注了毕生精力,约在公元533—544年间撰成农学巨著《齐民要术》。

首先,贾思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作出了合理的划分。《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从生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从种植业、林业到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论述全面,脉络清楚。在学科类目划分上。书中基本依据每个项目在当时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轻重位置来安排顺序。把土壤耕作与种子选留项目列于首位,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在栽培植物方面,对农田主要禾谷类作物作重点叙述。豆类、瓜类、蔬菜、果树、药用染料作物、竹木以及檀桑等也给予应有的位置。在饲养动物方面,先讲马、牛,接着叙述羊、猪、禽类,多是各按相法、饲养、繁衍、疾病医治等项进行阐说,对水产养殖也安排一定的篇幅作专门载说。叙述的农业技术内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适宜。对当时后魏疆域以外地区的植物,也曾广为搜集材料并予以注释解说。有的因缺乏素材,只保留名目,申明:“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这种注重种植业、养畜业、林业、水产业、加工业间的密切联系,叙述所处疆域兼及其境外农产的结构体系,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首创的意义。《齐民要术》以后,中国著名的农学古籍与《齐民要术》规模相似的有元代《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以及清代的《授时通考》。这四部全面性大型农书均取法《齐民要术》,并以《齐民要术》书中的精练内容作基本材料。《齐民要术》书中所载的种植、养殖技术原理原则,许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第二,精辟透彻地揭示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技术的关键所在,规范了耕、耙、耱等项基本耕作措施。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迅速,夏日连雨等特点极为明显。从远古以来,形成的对应措施是注意农时,讲究农耕方法。1972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已发现有畜力挽拉耙耱的图象。其年代要比《齐民要术》撰成早两个世纪以上。《齐民要术》在耕、耙、耱等重要农具的阐说,耕、耙、耱、锄、压等技术环节的巧妙配合,犁、耧、锄等的灵活操用诸方面作了系统的归纳,规范了秋耕、春耕的基本措施,若干重要作物的播种量,播种的上时、中时、下时以及不同土质、墒情下的相应播法。《齐民要术》在改造土性、熟化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地力,在作物轮作换茬,在绿肥种植翻压,在田间井群布局与冬灌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创见。《齐民要术》把黄河中下游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千余年间,在近现代农学方法应用以前,世代治农学者很少能在北方旱地农耕技术领域添加重要的新内容。

第三,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役畜使用强调量其力能,饮饲冷暖要求适其天性,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养猪部分载有给小猪补饲粟、豆的措施。书中已注意到饲育畜禽等在群体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养羊篇”提出l0只羊中要有2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则会造成羊群纷乱。对养鹅、鸭、鸡、鱼等都提出了雌雄相关的比例关系,鹅一般是3雌1雄,鸭5雌l雄。池中放养雌鲤20尾则配雄鲤4尾。

第四,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显著地位。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民要术》为最早。在“作酱法第七十”中,首先叙述用豆作的酱,但也记载了肉酱、鱼酱、榆子酱、虾酱等的制作方法。在“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提到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这一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与现在的“假植贮藏”措施基本相同。

第五,记载有许多精细植物生长发育及有关农业技术的观察材料。“种韭第二十二”中提到“韭性内生,不向外长”。“种梨第三十七”中提到梨树嫁接,接穗,“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醜”。同篇还有“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余生杜”。“种椒第四十三”讲叙椒的移栽时称:“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草裹,其生小阴中者,少禀寒气,则不用裹。”这些,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观察记载材料,得到后世农学家的重视。“种谷楮第四十八”中提到种楮子时与麻混播,秋冬留麻,为楮树幼苗“作暖”,这是在深刻认识两种植物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相应采取简便易行的保护措施。“栽树第三十二”中所述果树开花期于园中堆置乱草、生粪,煴烟防霜的经验尤为可贵。其中叙述成霜条件是“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所讲与现代科学原理相符,而遇此情况要:“放火作燃,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类似的煴烟防霜措施,至今仍是减免霜害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第六,重视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尽管《齐民要术》序中写有“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话,反映作者受当时崇本抑末、非议经商的思想影响较深。但在全书中,如栽种蔬菜瓜果、植树营林、养鱼、酿造等篇,却详细描述了怎样进行多样经营,如何到市场售卖,怎样多层次利用农产品等有关经济效益的内容。在“种榆白杨第四十六”中,具体叙述榆树播种、杨树插枝育苗的技术,幼树隔3至5年间伐作材料出售。种白杨一节,曾计算:1亩3垄,l垄720穴,1穴屈折插l杨枝,两头出土,1亩可得4320株,3年可为蚕架的横档木,5年可作屋椽,l 0年能充栋梁。以售卖蚕架横档木计算,1根5钱,1亩岁收21600文。1年若种30亩,90亩地3年1轮,可周而复始,永世无穷。“种葵第十七”提到,都邑郊区有市集之处,蔬菜种植安排得好,亦可实观周而复始、日日无穷的周年产销。《齐民要术》“卷头杂说”虽为后人添加,但长久以来已与全书融为一体。其中也曾叙及l0亩地内种葱、瓜、萝卜、葵、莴苣、蔓菁、芥、白豆、小豆等的精细种植计划,并指明,“若能依此方法,则万不失一”。书中还记载有较多以小本钱多获利的实际内容。现代学者从经济科学角度研究《齐民要术》,认为贾思勰的著作不单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古代农业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营方法方面的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作为一部科学技术名著,经历约l500年的时间,仍被人们奉作古农书的经典著作。农史学家称颂《齐民要术》中旱地农耕作业的精湛技艺和高度理论概括,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体系。经济史学家认为将《齐民要术》看作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经营指南。还有人提出应该称它为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封建地主的家庭经济学。从事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的技术工作者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古老的配方与技法,因而食品史学家对《齐民要术》也颇为珍视。

贾思勰除认真吸收前人的典籍和农书中的精华、搜罗大量农谚歌谣外,还很注重考察和汇集同时代人的生产经验,有时还亲自试验。

贾思勰著书征引前人典籍,而不拘泥于前人见解。《齐民要术》许多卷篇都有相当分量的前代文献引述,为后世农书树立了范例。公元前l世纪西汉《氾胜之书》这部农学巨著,全书已无法寻觅,它的重要片段由于《齐民要术》的摘引,才得以保存下来。陶朱公的《养鱼经》等佚籍亦是如此。历史文献的征引,可以使人们较易看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与继承关系,其弊病是有可能会导致泥古守旧,影响创造性的发挥。贾思勰在达方面是较为注意的,“种谷第三”引述《氾胜之书》播种段落有:“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贾思勰不同意此看法。他援引《史记》中“阴阳之家,拘而多忌”之类的话,并说:“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从之。”

对当代农业科学技术新进展的敏感和及时总结归纳,是贾思勰获得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给中国农学宝藏添加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内容。如在选留作物良种方面,书中记载了粟的品种97个,黍12个,穄6个,粱4个,秫6个,小麦8个,水稻36个(其中糯稻11个)。在“种谷第三”所录粟97个品种中:有11个转自前人记载,86个是贾思勰自己搜集补充进去的。并指出北魏当时粟的品种命名法“多以人姓字为名目”,“亦有观形立名,亦有会义为称”,还有根据味美味恶、是否易舂、早熟晚熟等命名的。这些记叙,贾思勰当时只是“聊复载之云耳”。而现今却对他所归纳的作物品种名称和命名原则给予很高的评价。

贾思勰之所以获得成功,还得益于注重调查和实地体验。从《齐民要术》的内容可以看出,既有广泛的种植业技术,也有养畜业的丰富经验,对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产品加工酿造和民众的吃食,叙述得也相当详尽。他的足迹并未局限于家乡附近,而是遍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广泛的地区。他引民谚“智如禹汤,不如常更(指经历)”,表明自己的见解是:即使有夏禹、商汤那样开国帝王般的智慧,也不如亲自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来得可靠。“养羊第五十七”记述了他自己家养羊的经验教训;“作酢法第七十一”中讲的作醋方法,是“已尝经试”的。如果没有坚实可靠的调查访求和亲自尝试,《齐民要术》难于达到如此精炼正确的程度,更不可能影响这样久远。贾思勰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总结出的“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原则,几乎成为其后我国古代农学家共同遵循的守则。就是现今,农学家们也不能对之稍有轻忽。

《齐民要术》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典籍中影响深远之作,与作者思路开阔、明于哲理、有济世救民的抱负也有关系。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如何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对待历代人们提出的兴农主张和具体措施,他总是给予很高评价,称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所以,他写作的《齐民要术》也是“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齐民”,指平民,“要术”,为从事生产生活重要事项的技术。

贾思勰注重实践经验的归纳与提炼,但也很强调遵从事物发展规律。“种谷第三”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就是这方面的不朽名句。


《齐民要术》在《隋书·经籍志》“农家类”中有著录。全书共10卷92篇,合大字7万余,小字夹注4万左右。这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农学著作,自公元6世纪初撰成,到北宋,其间经500年左右,全靠手抄流传。北宋时期,书籍刻印业发展较快,技术趋于完善,它才得以付梓。王应麟《玉海》说:“宋朝天禧四年(1020)八月二十六日,利州转运史李昉请颁《四时篆要》与《齐民要术》二书,诏使馆阁校勘镂本摹赐。”历时约五六年,至天圣年间才刻完。《玉海》另引宋《国史补》称,“天禧中颁《齐民要术》于天下,以教种植蓄养之方”,这里,《国史补》误把诏令刻刷年份当作颁发书籍年份。可以确认,北宋天禧四年诏刻刷的崇文院刻本,是《齐民要术》第一个刻印本,也是后来其他各本据以传抄、刻印的祖本。

 

《齐民要术》现在存世的约有二十四五个版本。栾调甫《齐民要术版本考》称:“按要术传刻之本,以宋崇文院校刊为鼻祖,龙舒重梓是其子本,元明翻刻,悉属云仍,而清儒校刊者,则又汲古之嗣续也。”晚近各家学者认为《齐民要术》现存世20余个版本,源自3个祖本,一是北宋崇文院原刻本,但到南宋时期,此本已属稀有名贵。现在我们在国内能见到的北宋系统本《齐民要术》,则是日本珍藏本的影印本;二是南宋绍兴本,又称龙舒本,现在国内最好的《齐民要术》的旧版本,是明代据龙舒本抄出的一种。国内传刻多以两宋系统本为祖本;三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湖湘本,转刻自南宋绍兴本。

《齐民要术》在国外也早已有影响。日本宽平年间(公元889—897年)藤原佐世编撰《日本国见在书目》,其中已收录《齐民要术》。在中国久已堙没的北宋崇文院《齐民要术》原刻本,在日本高山寺藏有第五、第八两残卷,虽不完整,却已是稀世之珍。

值得提到的是日本黎明会蓬左文库所藏、德川幕府家旧有的一个《齐民要术》手抄本,因曾收在金泽文库,简称金泽本,它应算是现在所存《齐民要术》北宋系统本中最为完整的,虽缺卷三,但基本上保存了北宋刻木的全貌。1948年,在各界学者的推动下,日本农林省农业综合研究所借蓬左文库藏本,影印了200部,称金泽文库本《齐民要术》,并于1950年底将这种珍籍影印本赠给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基本完整的北宋系统本《齐民要术》,终于返回了故土。这种金泽文库抄本,所据北宋刻本的祖本应是宋靖康二年(1127)以后传到日本的。因为在抄本中,把“宋靖康二年百忌图”也照录了。图中描绘有耕牛,附有“嘉逢丁末年,耕织早向前,丝绵十分熟,麻麦满山川”的诗句。以此也可以看到《齐民要术》流传中和“农家历”结合的有趣情况。

为便于学习和利用《齐民要术》,日本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宽保四年(1744),出版了题为势阳逸氓、田好之译注的《齐民要术》向荣堂本,书中有《新刻齐民要术序》,署名山田萝谷(好之),序文提到:“民家之业,求之要术,验之行事,无不可者矣。”他所以译注刊刻《齐民要术》,是“欲使本邦齐民有治生之要术”。译注者加了假名、训点,从后世农书主要是《农政全书》及其他典籍中摘引不少段落作为注解。这位日本农业经营者,把所译注的《齐民要术》,称之为“悉皆训农益国之术”。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版了西山武一、熊代幸雄校释翻译的日文本《齐民要术》。欧洲学者也翻译出版了英、德文本《齐民要术》。

为什么已经实现工农业现代化的日本,现今仍很重视《齐民要术》的研究?除了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数位知名学者对“贾学”的浓厚兴趣外,《齐民要术》蕴合着的深湛的科学内容是关键所在。日本学者神谷庆治在西山武一、熊代幸雄《译注校订齐民要术》一书序文中就说,《齐民要术》至今仍有惊人的实用科学价值,“即使用现代科学的成就来衡量,在《齐民要术》这样雄浑有力的科学论述前面,人们也不得不折服”。在日本旱地农业技术中,也碰到春旱、夏季多雨这样的问题,而现在所采取的最先进的技术理论与对策,“和《齐民要术》中讲述的农学原理,却几乎完全一致。如出一辙”。日本学者研究《齐民要术》,着眼于探讨东方农业技术类型的特点。他们对《齐民要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它把握住了旱地保墒农业技术的精髓,其耕作技术完整成套,卓有成效。熊代幸雄曾把《齐民要术》中旱地耕、耙、播种、锄治等项技术,与西欧、美洲、澳大利亚、苏联伏尔加河下游等地的农业措施,作过具体比较,肯定《齐民要术》旱地农业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

晚近,国内外学者对贾思勰及其著作《齐民要术》,从多方面展开了研究。(1)《齐民要术》的校勘、注释、今释、翻译;(2)该书的流传和版本传承;(3)《齐民要术》的成书年代与背景;(4)贾思勰身世与科学技术活动;(5)《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6)《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产加工和食物史上的地位;(7)《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经济、经营史上的地位;(8)《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史上的地位;(9)《齐民要术》在中国生物学史上的地位;(10)贾思勰《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和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贾思勰和他的不朽著作也越来越耀眼夺目。

文 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问题;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著作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其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正如作者在《附会篇》中所说:“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其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3: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3: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个兵家----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临淄人,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著作《司马穰苴兵法》却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两千多年来,《司马法》一直为谈兵者所重视,如班固、马融、郑玄、曹操、杜预、杜佑、杜牧等人,都曾引用过《司马法》中的文字。汉武帝“置尚武之官,以《司马法》选任秩比博士”,可见西汉初《司马法》即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必考科目。到了宋代更不用说了,在《武经七书》中,《司马法》位列第三,成为兵家的必读书。后来《司马法》竟辗转流传到了国外。日本天明七年(1787)正式刊刻了《司马法治要》;法国刊行法文版《司马法》,并认为《司马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法典”。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 姓丘名明。鲁国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明耻之”。
左丘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647(唐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墓前建石坊。1530年(明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生将门,自小立志疆场,保国卫民,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名句。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25岁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被调到倭患严重的浙江任都司佥书,不久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嘉靖三十五年(1556)9月,倭寇800余人侵入龙山所,他率军迎击,接敌没几回合,明军怯战,纷纷溃退。危急时刻,戚继光纵身跃上一块高石,连发三箭,将3个倭寇头目射倒。倭寇见状,仓惶撤逃。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膘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队是基本战斗单位,队员按年龄、体格分别配备不同的兵器,作战时,全队队员各用其所长,配合作战,攻守兼备,进退灵活。这种战斗队形能分能合,人称“鸳鸯阵”。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队伍很快成为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倭寇望风而逃,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隆庆二年(1568)五月,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他到任后,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缁重营,并使各营成为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的合成军。同时,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在重要地断修筑重城重墙,并在长城沿线创建了空心敌台,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防线。他在北方御边的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

万历十一年(1583),因遭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回到山东蓬莱。万历十六年(1588),逝世于蓬莱故里。

戚继光在40多年的戎马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指挥戚家军“飚发电举,屡摧大寇”,甚至还出现过歼敌上千人,而“戚家军”却无一人阵亡的罕例。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颇多建树,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兵家所推崇,“谈兵者遵用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 玄 龄

                (公元579年——648年)

--------------------------------------------------------------------------------

  房玄龄,名乔,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唐朝名相。

             秦王府中的重要谋士
  房玄龄幼年时代即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 章,十八岁考中进士,隋朝政府授予了他一个叫“羽 骑尉”的散官(只有官品,没有职事),其实际工作是在秘书省校勘图书。当时的吏部侍郎高孝基善于识别人才,他对大臣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很多,没有象玄龄这样有才能的,他将来必然成为掌管国家大事的人才。”
  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一些官 僚地主也纷纷起兵。公元617年七月,太原留守李渊 与其次子李世民起兵太原,进入关中。就在这时,房
  玄龄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一见到他,就象见到了老 相识一样,立即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掌管 军府±书的官),并以他为谋主,“玄龄亦自以为遇知已,罄(qlng庆,意为用尽)竭心力,知无不为。”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封李世民为秦王, 房玄龄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也是掌管文书的官),封临淄侯。
  房玄龄投奔李世民后,一直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 充当他的得力助手和重要谋士。每次战役胜利以后, 将领们都争取珍玩宝物,房玄龄则不屑一顾,而是首先为秦府收揽人才,他又注意结交谋臣猛将,使他们为秦王拚死效力。这些都显示了他的远见。李世民曾对人说:“我有了玄龄,就象汉光武有了邓禹一样。”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因李世民功劳最大,封他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开天策府,设置官属‘房玄龄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兼大行台考功郎中(掌官吏考课的官)。这时因为北方的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势力已被唐朝平定,战事已少,李世民便在皇宫西面开设了文学馆,招纳文学之士十八人为学士,号为“十八学士”,并命名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象,褚亮作赞词。房玄龄当时即为“十八学士”之一。十八学士分三班轮流到文学馆值班,每天一班。李世民在公事之余,常到馆中与他们讨论文籍,有时一直讨论到深夜。秦王府供给学士们精美的食品,待遇十分优厚。当时的官僚们把被选为学士看作是“登瀛州”。
  秦王府的兵曹参军杜如晦·,为“十八学士”之首。 但以后不久杜如晦被调任陕州长史,秦王府的其它府 僚也有许多被调出,李世民对此事十分忧虑。房玄龄 对李世民说:“其它人被调出是不为可惜的,杜如晦却 有辅佐天子的才能,大王如果要经营四方的话,非有 杜如晦不可。”李世民一下子被提醒,吃惊地说:“要不是您这样说,我差一点失去杜如晦!”于是便奏请李 渊,把杜如晦留了下来,后来房、杜实际上成了李世民的左右手。

             “玄武门之变”中的房玄龄
  由于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功数第一,秦府中 又人才济济,因此引起了太子李建成(世民长兄)的疑忌,认为李世民会威胁他的地位,便与齐王李元吉(世民四弟)、宫中嫔妃勾结在一起,企图害死李世民。至武德九年,双方矛盾已十分尖锐。一天夜里。李建成召李世民饮酒,酒中放了毒药,李世民饮后,突然心痛,吐血数升。这时秦府僚属都十分忧惧,不知所措。房玄龄对行台比部郎中、李世民妻兄长孙无忌说:“现在仇恨已经积成,祸乱一旦爆发,那就不仅秦府有垮台的危险,而且也是整个国家的忧患。现在只有劝秦王‘行周公之事’以安秦府和国家。存亡之机;刻不容缓!”长孙无忌说:“我也早有这种想法,只是不敢出口,你今天说的,正合我的心意,我要报告秦王!”于是,李世民便召玄龄谋划,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应当继承皇位,今天的忧患和危险,正是上天赐给的好机会,望大王不要再动摇了这时东宫(太子宫)方面正在紧张地进行活动,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府有谋略的人中,可怕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因此他们便在李渊面前竭力诽谤房、杜二人,将二人逐出了秦府,企图孤立李世民。至此,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命长孙无忌与秦府名将尉迟敬德二人密召房玄龄、杜如晦回秦府,共商计策。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秦府兵将在玄武门(宫城北门)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便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中书省长官,宰相),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七月,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即皇帝位。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九月,唐太宗定勋臣功劳与爵位等级,以房玄龄等五人为第一’房玄龄进爵邢国公。淮安王李神通(太宗堂叔)认为自己是武将,战功多,而房玄龄等只不过是“刀笔之吏”’论功行赏,自己反在房玄龄等人之下,心里不服。太宗说:“玄龄等有运筹帷幄,建国创业之功,论功行赏,当居第一。汉朝的萧何,虽无战场上的汗马功劳,但能谋划大计,指挥将领,因而功居第一,玄龄等与他是一样的。”李神通等听了,都心悦诚服。
                房玄龄与“贞观之治”
  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房玄龄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尚书省长官,也是宰相), 改封魏国公。房玄龄自担任宰相职务以后,勤勤恳恳,通达政事,与另一个宰相杜如晦同心协力,共掌朝政,并积极荐举人才。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二人互相配合,同为良相。
  武德年间,政府机构与官员的设置,基本是沿袭 隋制而来,官僚队伍十分庞大,不仅人浮于事,办事 效率也不高,而且还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贞观元年(公 元627年),唐太宗命房玄龄并省官员,说:“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并省的结果,中央文武官员由两千多人减为六百四十三人。这是一次大规模地裁减官员的改革活动。
  武德年间的法律,也是继承隋律。隋朝的法律,在定罪量刑方面,尽管比前代有所缓和,但仍然很重。 特别是隋炀帝统治时期,生杀任情,滥施刑罚。因此, 唐太宗和房玄龄等都认为法律应该从宽。根据“从宽” 的精神,房玄龄等定《唐律》为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与隋律比较,减去大辟‘死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其余删烦就简、改重为轻者也很多。
  贞观十一年,房玄龄被改封为梁国公。十三年,又加太子少师(辅导皇太予的官)。房玄龄认为自己任宰相已近十五年,儿子房遗爱又娶皇上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女儿为韩王妃,已经十分显贵了,因此上表太宗,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太宗不许,房玄龄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最后太宗下令不准他再上表,他才就职。
  贞观十七年,太宗下令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 阁,名画家阎立本画像,太宗亲作赞词。房玄龄为二 十四功臣之一,其赞词是:“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意思是:有实际才能又兼有文采, 思维精深入神,在自己的职任上能发扬名节,能忘我 地效忠皇上。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太宗北去玉华宫(在今陕西宜君县),令房玄龄留守京城。这时他年已七十,而且多 病。七月,玄龄病情转重,太宗派人将他接到玉华宫, 派名医治疗,并供给御膳(皇帝吃的饭莱)。又命令侍从每天向他报告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喜形于色,病情加重,他就愁容满面。这时,太宗仍有讨伐高丽之心,房玄龄因而对他的儿子说:“我的病已经难以痊愈,但皇上给我的恩惠却加深了。我如果辜负了圣明的皇上,那就是我生前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当今天下太平,朝廷对各种事情的处理也很得当,只是东征高丽不已,这是国家的祸患。此事皇上已经怒气冲冲地决定了,臣下没有敢犯颜直谏的,我如果也知而不言,那就要抱愧入地了。”于是他不顾年迈病重,再次上表,痛陈讨伐高丽没有道理,只会招来百姓的死亡和怨恨。
  太宗见表后,对其女高阳公主说:“玄龄已经病成这个样子,还为国事而担忧!”几天以后,房玄龄便去世了,唐太宗悲痛不已,为此停朝三日,并令其陪葬昭陵(太宗陵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 清 照

               (公元1084年——约1151年)


--------------------------------------------------------------------------------

   宋朝时候,我国诗林词苑中绽开了一朵光彩耀人 的奇葩,这就是杰出的女文学家李清照。她以其卓著的文学成就,特别是那风格独特的词作,在我国文学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闺阁名家 珠联璧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博学多才,对文学、经学,史学都很有研究。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的母亲,是北宋时名臣王拱辰的孙女,能写一手好文章,文学修养也很高。天资聪慧的李清照,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艺熏陶,这对她后来成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自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李清照从小就酷爱读书,少女时代就显示出了令 人注目的才华。与她同代的文学家王灼称赞她的诗“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十七岁时写的则吾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诗,被人们称为“驼峰”、“麟脯”。她少女时代的词作,有的表现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有的反映恬静舒适的心情,有的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向往,艺术风格已臻于成熟。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诸城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夫 妻。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朝廷的大官(官至尚书右仆 射兼中书侍郎)。赵明诚是一个好学上进,富有远大志 向和事业心的青年,也很爱好文学和诗词,尤其热心于收集和研究古籍、古器、碑刻、字画等文物,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家。他们结婚以后,志同道合,感情十分融洽。赵明诚非常佩服妻子的文学才华。有一次,赵明诚读了李清照作的词以后,自愧不如,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用了三天三夜的工夫,作出了五十首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词也放在里面,让他的朋友陆德夫评阅。陆德夫看完以后,极力称赞其中有三句写得“绝佳”,而这三句恰恰就是李清照之作,这当然使赵明诚对李清照更加佩服。李清照也非常支持丈夫的金石研究,他们甚至立志将天下所有的古文奇字都收集起来,加以研究和整理。为了收集古代文物,他们节衣缩食,过着“饭蔬衣练”的俭朴生活。有一次,赵明诚看到有人拿着南唐著名画家徐熙画的一幅牡丹图,要价二十万钱,厂他以身上衣物作抵押,将那幅画拿回家中,夫妻俩观赏了两天两夜,终于因为买不起而退还了人家。为此,他们叹息了好几天。夫妻俩每得到一件文物,…·便共同校勘、作注或题跋,指出其优点和不足,这样常常工作到深夜,终于完成了长达三十余卷的金石录》的编纂工作。这部书“考据精确,多足正史书之失”,是一部重要的古文字学和古代史资料集。
  他们结婚之后,赵明诚曾几次与李清照有过短 暂的别离别李清照写了许多思念丈夫,表现自己的离 情别绪的词。赵明诚的父亲去世以后,赵家曾遭到蔡京的诬陷,李清照随同丈夫离开汴京(今河山开封,在青 州(今山东益都)住了十年。这十年中,李清照除了进行文学创作以外,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帮助丈夫从事金石研 究上。当时,李清照对他们“屏居乡里”的生活很满 意,曾希望在那里同丈夫长期安定地生活下去。因 此,李清照把自己的居室称为“易安室”,自号“易安 居士”,并请人为自己画了—‘张像,挂在室内。赵明诚 还饶有兴致地为她的画像题了词;“佳丽其词,端庄其 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十年以后,赵明诚重新被 朝廷起用,先后任莱州(今山东掖县)、淄州(今山东淄川)知事。其间,他们仍“竭其俸入,以事铅椠”,对《金石录》进行修订、增补,使之更加完善。这一阶段,他们的生活就象平静的湖水,是十分幸福美满的。
半生漂泊 一代词人
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那种风平浪静的生活没过多久,民族危亡的狂澜就把他们推向了逆境。靖康二年(公元1127 年),北方金贵族南下中原,掳去徽宗、钦宗二帝,朝廷 被迫南迁。就在这时,赵明诚的母亲在建康(今南京,病 逝,赵一人去建康料理母亲的丧事。由于时势危急,他在匆忙之间只收拾了十五车文物,带到了江南。李清照一人留在青州。不久,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中携带部分文物仓皇离开青州,南奔建康。同年底,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和丈夫苦心收藏家中的大批文物惨遭兵火,全部化为灰烬。他们夫妇带到南方去的文物,后来在战乱中也大部丧失。这对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李清照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被任命为湖 州知事,在赴朝途中,不幸染病去世了,年仅四十九岁。李清照悲痛欲绝,她为丈夫写了一首充满极度哀伤和无限深情的祭文。埋葬了丈夫之后,由于不堪忍受如此巨大的精神上的打击,她大病了一场,几乎死去。当时,局势日益紧张,南宋朝廷四处逃亡,不得安宁。李清照投奔亲戚,跟随他们往返奔波,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不料在这家破人亡、流落逃难之际,新的灾难又落到了李清照的头上。有人诬陷她家曾以贵重的文物玉壶赠送金人(意为通敌),李清照又惊又恐,准备将家中所有的文物都献给朝廷,以表心迹。后来,幸亏有人代她据实辩解,方得平息。
李清照的晚年是在痛苦悲凄中渡过的。丈夫病逝,文物散失,谣言中伤,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再加上国破家亡之恨,流离漂零之苦,这位杰出的文学家终于在无限愁苦和难堪的孤凄中,含恨离开了人间。卒年约在公元1151年至1155年之间,享年在七十岁上下。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民族危机 空前深重的时代。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她把自己 的忧乐同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因此, 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成为她的文学创作中突出的 思想内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项羽宁死不愿忍辱偷生的英雄 行为的赞美,尖锐地讽刺和强烈地谴责了以赵构为首 的南宋统治集团不肯北上抗金而偏安江南的无耻行 径。强调一个人必须要有气节,活着要作豪杰,死了 也要作鬼中的英雄,充分表现了她的爱国激情 绍兴三年(公1133年)五月,南宋政权派韩肖胄、胡松年出使金国,李清照出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特意写了两首诗为韩、胡送行。诗中说“不乞隋珠与和壁,只乞乡关新消息”,表达了她对沦陷区受苦的人民和他们抗金斗争的极大关心。诗的最后两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倾注了她对祖国山河、家乡父老的一片深情和她念念不忘收复故土之志。在她晚年所作的《打马赋》中,她向人们说明:国难当前,必须秣马厉兵,时刻准备把金人赶走,收心收藏留在 复失地,她对战乱中流声失所的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她称赞花木兰是“好女子”,慨叹自己年老力衰,壮志难酬。只是殷切地盼望:“但愿相将过淮水!”总之,她在南渡以后的词作中,深切表达了对旧国的强烈怀念之情,她那充满爱国深情的诗篇,叩动着每个爱国者的心弦,催人泪下,激人奋发。南宋爱国诗人刘辰翁说,他读李清照的众永遇乐涧,不禁“为之泪下”,可见其感人之深。
李清照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她的词作,她发表了婉约词,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上树起了一面旗帜,清代著名学者王渔洋称李清照为词家大宗,他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指南宋诗人辛弃疾,) 称首。”“易安,幼安为济南二安,难乎为继。”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词上,她的诗赋散 文也写得很好。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这篇文章真 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环境,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夫妇 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倾注着真情实感,而且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有人评论说;“宋以后闺阁之文,此为观止。”
  李清照一生的文学创作十分丰富。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文集七卷、词六卷。可惜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解放后有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李清照集》,齐鲁书社出版的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 弃 疾
                  (公元1140年——1207午)


--------------------------------------------------------------------------------

  南宋时期,有一位毕生致力于统一祖国的民族英 雄,在文学史上又是一位影响很大的杰出词人,他就是辛弃疾。

                  起兵抗金 壮声英概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出生于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父亲死得早,是由其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辛赞经常向孙子讲国家大事,并带 他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希望辛弃疾寻找机会,报“君 父不共戴天之愤”。由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又耳闻目 睹人民的痛苦,民族的灾难,所以辛弃疾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壮志。辛弃疾曾利用两次到燕京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谛观形势”,侦察敌情,作起兵抗金的准备。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夏秋间,金主完 颜亮带领号称六十万兵马,大举南下。这时,反金的 人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济南农民耿京首先举起了反 金的义旗,军队很快发展到二十多万人。二十一岁的 辛弃疾也在济南南山组织了两千多人的义军。次年, 又率军投奔了农民起义领袖耿京,担任“掌书记”,负 责管理印鉴和处理重要文件。一个出身于官宦家庭并 且已取得进士的读书人,毅然走上抗金的道路,并同 农民起义军一起战斗,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这年冬天,金主完颜亮率领金兵主力打到长江边, 准备攻占对岸的采石(今安徽省当滁县境内),然后直取建康(今南京市)。南宋负责到前线慰问部队的中书舍人 (负责起草记令的官员)虞允文,出于爱国热情,主动指挥队伍迎战完颜亮,打退了金兵的进攻。不久,金贵族内部发生政变,完颜亮被杀。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更 有效地抗击敌人,辛弃疾代表耿京到建康去与宋高宗 谈判联合抗金。返回途中,听到张安国杀死耿京,投 奔金人的消息,辛弃疾当机立断仅率五十多名骑兵,奇 袭拥有五万大军的金兵营。此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中 喝“庆功酒”。辛弃疾出其不意,带人迅猛地冲进军营, 杀死金将,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号召万余名叛变的士兵跟他一起回去。辛弃疾一行日夜兼程,、不停地跑 了几天,把叛徒张安国押到了建康,交给了南宋朝廷, 斩首示众。辛弃疾的这些英勇非凡的行为,有力地打 击了敌人,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博得人们的 赞扬。所以,后来洪迈(南宋史学家)在《稼轩记》中有“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的评述。致力统一 壮心不已
  义军南归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协助地方长 官处理日常工作的文职官员)。虽然官职很小,但他的爱国热情却很高。在主战派史正志任建康留守的宴会上, 辛弃疾写了一首鼓舞人心的《满江红》词,用展翅翱翔的大鹏比喻主战派的远大抱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 事表达收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的宏伟理想。
  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宋与金签订了屈辱投 降的“隆兴和议”之后,辛弃疾为了陈述自己的抗金主 张,驳斥悲观论调,写了十篇富有战斗性的论文,即 有名的《美芹十论》(又名<<御戎十论》),奏给孝宗。《十论》的前三篇,详尽地分析宋金对立的形势和抗金的有利条件,以增强抗金斗志和胜利的信心。后七篇,详细地陈述了抗金的策略和措施,希望朝廷能采纳他的意见。三年后,辛弃疾又写了万言书《九议》,重申抗战
  主张和方略,反对议和,并以历史事实驳斥了“南北定势论”。《九议》和《十论》一样,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同时,也充分显示出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可惜,辛弃疾的正确主张得不到重视和支持。十 几年间,辛弃疾虽然先后被任为湖北、江西、湖南等 地安抚使、转运使一类的官职,但由于当权者对主战 派人士的疑忌和排斥,他要求率兵打仗,收复中原的 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这不能不使他悲愤。辛弃疾在 晚年回忆起这些事来,仍然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他 在一首词中曾写道:“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 被罢官。在退居带湖、瓢泉后的二十多年间,他对民 族、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仍然非常关心。淳熙十五年冬, 辛弃疾与自浙江东阳来访的爱国志士,好友陈亮同游 鹅湖,共饮瓢泉水,“长歌相答,极论世事”,畅谈恢复中原,完成统一祖国的理想。二人纵谈十日,依依惜别。此后,他们又各写了好几首悲壮的《贺新郎》词相互唱和。这就是南宋词坛传为佳话的“鹅湖之会”。辛弃疾六十四岁时又被起用,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七十九岁高龄的爱国诗人陆游听说了,兴奋地前去祝贺他:“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赫!但令小试出余绪,青史英豪可雄夸。”后来辛弃疾在任镇江知府时,准备招募兵士,建立一支劲旅渡淮作战,在北伐中大显身手。但是权臣韩促(tu6托)胄却借口调离了他,随后又免了他的官。宁宗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南宋北伐失利,想借
  辛弃疾的声望组织反击,便任命他为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及外交等事务,实际是最高国务机关)都承旨,并要他立即入朝。辛弃疾为了挽救危局,不顾年迈多病,准备前往。就在这时,辛弃疾突然昏倒在地。不久,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便离开了人世。据说,他在临终时,还手握宝剑,大呼“杀贼!”

                 爱国篇章 辉煌成就
  辛弃疾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经历,是我们理解他的词作的一把钥匙。他一生写了六百多首词,有汲古阁影宋本《稼轩词》四卷,元刊本《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等。
  辛弃疾的词,抒发了他热望实现祖国统一的豪情 壮志,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屈辱投降的不满和壮志未 酬的悲愤心情,字里行间充满了炽热的爱国情怀,慷 慨纵横,真挚感人,读后令人奋进。
  辛弃疾离开故乡到南方去,是为了“他年要补天 西北”,将来为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出力,但六年时间过去了,南宋苟且偷安,半壁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辛弃疾在建康下水门城上赏心亭所作的《水龙吟》一词,最后几句这样写道“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报英雄泪?”
  即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势危机的忧虑。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和爱国志士陈亮“鹅湖之会”后,为好友陈亮写了一首《贺新郎》词,倾吐心中的悲愤和报国的热情。这首词的下阕是:“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意思是,对国家兴亡这件大事,人们的看法很不一样。试问当政者,中国历史上有几番分裂局面?中原被金兵占领多年了,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当政的人高喊招贤任能,可是眼前的人才都被埋没,这样怎能抗敌救国?作者最钦佩陈亮半夜拔剑起舞的爱国精神,最赞美那种至死不变的豪迈誓言。辛弃疾最后提出让我们等待时 机,一试身手,象女娲补天一样,去整顿破碎的祖国 河山吧!
  开禧元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登上北固亭,面 对壮丽河山,触景生情,怀古伤今,写了—首《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其上阕的意思是:千万江山,秀丽依旧,但象孙仲谋权)、刘寄奴(裕)那样一代英雄人物,现在却不见了。作者通过赞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示对南宋当权者不 满。下阕借用南朝宋文帝仓促北伐,终因准备不足, 狼狈败退的历史教训,警告韩偏胄不要冒然行事,北 伐要作充分准备。作者回忆自己起兵抗金四十三年 了,中原仍在金人统治之下,人们却在击鼓烧香,一片升平,忘却国家的深仇大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示作者不服老,希望挥戈上阵杀敌而得不到重用的无限愤慨。 仅举以上几首词,即不难看出,辛弃疾是把个人 的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的词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辛弃疾的词又是丰富多彩的。他在退居农村期间,重视农业,以“稼”名轩,写了一些表现农村风物和农民生活的词篇,填补了宋词中所缺少的内容,有其独特的贡献。
  辛弃疾的词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为主,但也不乏委婉清新之作。词中的英雄人物和有志之士,都是生气勃勃的,连山、水、竹、木等自然界的形象也是写得跳跃奔腾,富有个性。 除词以外,辛弃疾还为我们遗留下了一百二十多 首诗、十多篇文章。刘克庄称他的文章“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他的诗也象词一样,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这些诗文收 集在《辛稼轩诗文》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西域的情况较为复杂。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先囚禁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康居王尊敬郅支,将女儿给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袭击邻国乌孙,杀掠人口,抢夺牲畜财物。乌孙不敢还击,而是远远地逃避,于是郅支拥有千里之远的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还把一些尸体支解后扔进都赖水中。同时他又派出使者到阖苏、大宛等国,胁迫他们年年给他进贡。那些小国不敢不给。汉朝也曾三次派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汉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极。

  陈汤与甘延寿了解了郅支单于的这些情况后,于建昭三年(前36年)出兵西域。

  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这次出使西域,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逃跑也没有可藏之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时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延寿:“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分两路向郅支单于夹攻,南路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大宛王国;北路则穿过乌孙王国,在郅支城(哈萨克江布尔)下合围。郅支城陷落,郅支单于被斩首。这次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战后,甘延寿与陈汤立即写出上报朝廷的奏疏,派人连同郅支首级送回长安。陈汤的这篇奏疏后来广为流传。奏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严明法令,采纳众人的意见办事,颇有将帅风范。但他曾经假传圣旨,又经常接受他人贿赂的金钱,因而数次被弹劾,最终身败名裂,难以尽展军事才能。王莽执政后,念其功,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封其子陈冯为破胡侯,陈勋为讨狄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4-19 13:28 , Processed in 0.0239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