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4180|回复: 10

[诗话] [原创]梨园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30 15: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2 编辑

<P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一<p></p></P>
<P  align=left>1剑术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无剑,同样诗词的最高境界也是心中无诗词,就是没有前人和今人的影子。 <p></p></P>
<P  align=left>
2作诗词就如书法一样,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计白当黑,留点空白,反倒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p></p></P>
<P  align=left>
3诗词同任何艺术一样也讲究技巧,但她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但无论怎样运用技巧,还是以自然为上。所谓空山深谷,流水落花也! <p></p></P>
<P  align=left>境由情生,情由景生,情境交融,以气一以运之方为上策。 <p></p></P>
<P  align=left>
4优秀的诗词作品,总是以深邃的意境,悠扬的韵律,给读者美的感受。缺乏韵味的诗词,虽有完美的形式,却内容苍白,读者自然会望而止步。<p></p></P>
<P  align=left>
5诗词同任何文学 体裁一样,要求语言形式的丰富多样。语言的贫乏,形式的单调,其实是对汉语的所 知有限、和生活的浅 薄造成的。陆游教子作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p></p></P>
<P  align=left>
6有生命力的网络诗词作品,不是用所谓的你 的帖子中 正文含有 禁 忌语,请删 去后重新 发 贴或是提交信息中包含敏 感 词汇:比如自由,请你更正,或是被 编 辑直接 删去等方式所能禁 止的。东坡、金圣叹、李渔等人的作品被 禁,却至今犹存。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 真正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p></p></P>
<P  align=left>
7有的人,一生只写一首诗,这首诗却可以穿透时空隧道;
有的人,生命尚在,作品却已经死亡;
有的人,自然生命虽然消失了,另一个精神生命却诞生了--作品。<p></p></P>
<P  align=left><p> </p></P>
<P >8作为网络诗词作者、爱好者,还是少发点议论和牢骚,多写点诗词,多读点古今诗词。因为作品最有说服力。你主张什么,去实践吧!少点空头议论,多做点学问吧!<p></p></P>
<P >
9诗坛上的任何吹、捧、抬、踩都是徒劳无功的 ,因为诗词作品的最好裁判是读者,是一代代的读者。只有诗词作品才可以替你说话的。<p></p></P>
<P >
10传唱千古的诗篇不是点精就成了精品了,而是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打磨,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才逐渐如天上的星辰一样光耀百世。诗圣、诗仙、唐宋八大家等不都是后人的馈赠吗?<p></p></P>
<P >
11现在不少诗词作者攻击格律,认为格律束缚太深,不容易推广和学习,创作难度大。这其实是个误解。任何艺术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连足球比赛也有规则啊!中国队踢不出亚洲,不能老抱怨规则和裁判的不公平,主要还是看你 能不能把球踢进球门,关键是把球技提高。<p></p></P>
<P >
12纵使诗词名家写的诗词作品,也不是首首堪为佳作,能够传唱千古的诗词作品就更罕见了。同样,普通诗词作者和爱好者写下的诗词作品,有时还会给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之感。就在于他们的束缚少,放得开。历史上代代不乏这样的诗词作品传世。所以,我们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最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我们只有站在唐诗宋词的颠峰上,才能看得更远,步伐才能迈得更大。并吸取中西优秀文化,拿来为我所用。这样,我们才能吟唱出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恢弘诗篇。构建我们这个世纪诗词的七宝楼台。<p></p></P>
<P >
13诗词大家,从来是各体兼擅。只有兼容并包,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然后自铸新词,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诗词上别开生面,才会成为领异标新的一代名家。如聂绀弩先生。<p></p></P>
<P >
14创作诗词应该同作任何学科的学问一样,板凳要座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尤其在今日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良好的治学心态,常常决定诗词创作的成败。为人为诗要淡泊些才好。<p></p></P>
<P >
15诗词初学者,不要去抱怨格律等条条框框。如果你打算把诗词写好,还是先学会戴着镣铐起舞吧!毛主 席认为诗词如果不讲究格律那就不成为诗词了,那不如去写新诗,多自由啊。闻一多先生与徐志摩等曾主张新诗采用格律。他的死水就是证明。西方的十四行诗,不是也讲究严谨的格律和押韵吗?<p></p></P>
<P >
16在这个商品化的时代,诗词作家和作者寂寞一些、孤独一些、掌声少一些,对诗词创作和诗坛来讲未必不是幸事。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把诗词当作科研和学问一样做。毛 主 席的诗词,解放后才公开发表,记得是在诗刊创刊号(1957年),而且是藏 克家老力邀,主 席才同意发表的。沉淀了几十年,也修改了不下几十回。这也是主 席的诗词之所以至今无人能企及的原因之一吧!<p></p></P>
<P >
17在新世纪,对石油等诸多资源的掠夺已经日趋严重。创作诗词同样不能只挖掘,而不去寻找新的矿藏。古人云,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今日讲究创作要深入生活,都是一个道理。<p></p></P>
<P >
18我的人生宗旨是:对生活是知足常乐,做普通的民众;对诗词是精益求精,做精神的贵族。并且,永远不要停下追求的脚步。<p></p></P>
<P >
19创作诗词作品,如同登山。有的人能坚持到底,登上山顶,从而一览众山小,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有的人,只能爬到半山腰。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在山脚下徘徊。这不光是诗词等内在因素的原因,还有学识、胸襟、体力等诸多外在因素造成的。自然时代的风云、社会的变迁的影响也不可小看。再是个人的境遇、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人品等也决定着一个诗词作者的未来和走向。<p></p></P>
<P >
20具有伟大的人格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诗篇;但优秀的诗篇的作者一定具有伟大的人格。诗词作品的人格力量,才是诗词作品生命力的中流砥柱。作为诗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境况,都不能失去良知。<p></p></P>
<P >
21诗词入手容易,人人会写,但创造出优秀的诗篇却不是人人能够的。个人的才、学、识、智也缺一不可。<p></p></P>
<P >
22国 家不幸诗家幸。
一个人波澜不惊,宠辱皆忘,虽不失为高境界,但不关心民 瘼,纵然写出恬适的旷世奇篇,也不足以效法。<p></p></P>
<P >
23愤怒出诗人。心灵永远不要沉寂,要象无风的大海,表面风平浪静,心底却惊涛骇浪,这才是诗词创作的最好境界。又如葛洲坝之洪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泄洪不足以畅其流。行于其当行,止于其当止。如此,方得诗词三昧矣!<p></p></P>
<P >
24好的诗词作品,不用修饰,不事雕琢,用平淡质朴的语言道出人人心中的感想,却是人人心中用诗句又表达不出的。如太白的静夜思。<BR ><BR ><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二<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写诗词如同为人处世,应该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一个人一生精力毕竟有限,而这一生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哪怕只做好一件事就足矣!<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在诗词世界里,同其他事物一样,真理与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隔。矫正过度,便会走向它的反面。这尤其是我们网络诗词作者需要警惕和注意的。<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诗词名家,也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辛稼轩堪为一代词学大师,可后人却讥其“掉书袋”。因此,我们诗词作者,不要指望一下笔就成锦绣华篇。对诗词创作如此,为人处世亦是如此,不要过分苛全责备。特别是我们某些网络诗词作者,目空一切,认为杜甫、老毛诗词也很一般这是非常不好的学风,我们要正视前人和今人。既不要盲目崇拜,但也不要全部否定。要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此方为学诗词之正途也!<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诗人词家,众观历史,显达者少。所谓诗穷而后工,是也!作为诗词作者,我看还是需要有太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气概才好。<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创作诗词,切忌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人云亦云,徒传声筒而已!当然这主要是指诗词的内容。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如同做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苏东坡、巴金之所以伟大,就在与敢说真话。<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诗词作者,创作作品出来,飘逸也好、婉约也好、苦涩也好,哪怕文笔生硬,只要是真情流露就好。诗人,最可怕的就是为了某些肮脏的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中国的文字狱之所以长盛不衰,这与文人间的检举、揭发不无关系。为讨好上级,卖友求荣,落井下石者,不一而足,文革期间犹甚矣!<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出世和入世这两种理念,一直折磨着中国文化人,诗人也不例外。为人为诗不可不有出世之念,但却不可真出世也!逃避尘世不是诗人的作为,相反我们要热爱尘世。在人间沉沉浮浮,感受人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我们方能窥视为人为诗的真谛。<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颜之推在《家训》中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有某些网络诗词作者,初写诗词,对诗词了解有限,就胡乱攻击诗词的格律和声韵,而所谓某些网络诗词名家,更是自以为是,认为杜甫不过如此而已!自己俨然天下第一,鼓吹自己的一套理论,害人又害己,这恐怕是网络诗坛上最坏的一种学风。<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p></p></P>
<P >写诗填词,亦须遵循如此三境界、三步骤也!<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赵翼《论诗》道:“大凡人才,必创前所未有而后可传也。”余亦有《论诗》绝句道:“今人不拾前人唾,立异标新始到家。”诗词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创新上。词在唐中晚期,还只是诗余,许多诗人不屑为之,可到了宋代却大放异彩,几乎没有诗人不会填词的。诗词只有不断革新,才能获得生存的位置。与时俱进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任何艺术都应该遵守的规律。<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三<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明代严嵩的《钤山堂集》、阮大铖的《咏怀堂诗集》及其名振一时的《燕子笺》,论文学成就,并不逊色于明末四公子,为何他们的笔墨难传,就在于他们的德行为人们所不耻。现代汪精卫的《双照楼诗集》中有五绝:“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多么豪迈昂扬,堪为绝唱。然而后来汪精卫变节成为一代大汉奸,诗再好,也遭到了读者的唾弃。<p></p></P>
<P >作为诗人,品德和气节应放在第一位。<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宋代费衮《梁溪漫志》记载了苏轼的一则趣话:“东坡一日退朝,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p></p></P>
<P >在诗词上,锐意创新,追求时尚,自然不是坏事;若保守固旧,不逐潮流,也未必不是好事。<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余有词句曰“笔涌风雷卷浪涛,胸怀天下格尤高。”一个胸襟广阔,心忧黎民的诗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也不会失去一颗赤子之心。屈原惨遭流放,却发出“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杜甫身居草堂,仍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有鼠目寸光、一叶障目的诗人,才会对诗坛的不同于己的声音表示愤慨和不能容忍。<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只有坦荡无私的诗人,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宽容地对待自己,以及身边的一切人和事。东坡因为“乌台诗案”下狱,皇帝不相信东坡不会不忠于自己,就派人夜探监狱,发现东坡面色红润,酣睡不醒。皇上终于在死刑簿上没打圈,而是改判他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在网络诗坛上,有各种不同的实践体和初入门的诗词爱好者,以及种种对旧体诗词的非难和不同看法,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的存在,而不是简单的封杀他们。对他们要多点鼓励,多点善意的批评,而不是打击,讥讽。这是余添列多家旧体诗论坛版主的一点深刻体会。<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苏辙在《上枢密使韩太尉书》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流,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p></p></P>
<P >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周览天下和交游豪俊是不可缺少的。<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苏轼曰:“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p></p></P>
<P >诗人在创作诗词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意,这便是诗词对诗人的最好奖赏了,又何必斤斤计较别人的褒贬呢?余最开心的事便是享受诗词创作带来的快乐。<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尤袤谈读书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陈继儒谈读书道:“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己读书,如逢故人。”<p></p></P>
<P >如今网络旧体诗坛上,不少诗词作者所读之书寥寥,却信口开河。没读过《人间词话》,却大谈王国维的词论,诚可笑也!作为诗人,也应通览古今,不奢望学富五车,起码诗词常识要知道吧!<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俞樾在《春在堂随笔》有言:“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p></p></P>
<P >在网络上,我们发表诗词很便捷,但也很容易出错,何况写诗填词又是即兴下笔,难免遣词造句失误。还有比如错植别字,或是漏打了某个字,或是填词时断句有误,自是常有之事。当然,有错误也不用担心别人挑错,反而应该欢迎人家来批评指正。知错即改,重新发贴,善莫大焉!<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苏轼在《杂说送张琥》中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p></p></P>
<P >在网络诗坛上,不少诗词作者一临屏动辄十首、二十首,作品数量自然可观,但质量就很难保证了。<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陆贾在《新语》中道:“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p></p></P>
<P >作为诗人,持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明代前后七子大都强调诗必盛唐词必宋,所以明诗暗淡无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厚古薄今,或是厚今薄古都有失偏颇。不薄古人爱今人,这才是我们今天的诗词作者应有的认识。<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评唐宋诗时道:“唐诗如贵公子,举止风流;宋诗如三家村乍富人,盛服揖宾,辞容鄙俗。”<p></p></P>
<P >如此贬低宋诗自是浅见,但也说明诗无达诂,自古至今,没有分别。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评价从来就是不一致的,这不是队列,强调步伐统一。诗词等文学作品是不能用简单的一道命令来指导的。<p></p></P>
<P >而如今网络诗坛上,不少诗词作者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诗词的平仄、押韵等问题,古代的就不说了,须不知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诗坛上也已经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中华诗词学会就这一问题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对于我们普通诗词作者和爱好者还是少谈点大理论,多解决点诗词创作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还是加强修炼内功的好,而声韵等这些外在形式,不过是为我们的思想服务的一种工具而已!我们不要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在诗词的大道上,要看清方向,不要误入歧途。<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诗不必人人皆作。”<p></p></P>
<P >如果我们确实不是真情流露,或是有感而发而非发不可,还是谨慎下笔妥当。写些没有什么新意的步韵和诗唱酬赠答等诗词,还是不如不写的好。网络诗坛上时有几十人之多的作者步同一诗题,气势声势是出来了,但又有多大意义呢?<p></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align=cente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 13: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2 编辑

<P>拜读:))</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 1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批旧作选辑,多练笔作业。供诸君一哂并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0 15: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2 编辑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四<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日不学习就会落伍。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诗人,更应该终身学习。而今却有不少的网络诗词作者,书读得不多,在论坛上尽琢磨怎么挑剔别人,或是盲目自大,或是鼓捣诗词革命,或是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结小团体。这样下来,哪有时间来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多做点功课呢?<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李白不能作。”<p></p></P><P 0cm 0cm 0pt">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观古今中外诗人,无不各有其长,各有所短。作为诗词作者,我们最好要扬己之长,去己之短,取人之长,去己之短。如此,诗词之道才能更上一层楼矣!<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愚昧和无知,禁锢和封闭总是一对孪生姊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焚书坑儒”的惨剧,太白会被流放夜郎,东坡会遭遇“乌台诗案”,高启会被明太祖腰斩,戴名世会因“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而遭杀。自从秦桧创造了“莫须有”这一词,代代就不乏继承人了!但诗人的傲骨和精神是任何强权所摧不跨的。陶渊明率先发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最强音,李白更是怒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作为诗人在任何境况下都不要停止歌唱,要保持一腔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文章憎命达”,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仕途上坎坎坷坷,甚至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但他乐观旷达。“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随遇而安,流离岁月倒成全了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因诗获罪,杀头有之,流放有之,贬谪有之。但诗人们都没有低下高昂的头颅,屈服于领导意识之下。这也许正是中华诗词光焰万丈长的精华神圣所在。若是诗人都善于溜须拍马,曲意逢迎,都是一副软骨头,缺乏钙质,那倒正是中华诗词的末日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欧阳修在一封给梅圣俞的书信中写道:“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若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还有唐代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说项”佳话。前辈诗人对后辈的避路,无疑知道我们赞赏。这缘于欧阳修勇于自信,敢于避路,让新人涌现,才能让文坛更加繁荣,也让人们加倍敬服,成为北宋公认的文坛领袖。而今,我们不少网络诗坛作者、斑竹、版主或是某些资深网络诗人对初涉诗坛者,不仅不爱护,相反横加指责,乱加点评,缺少善意和诚心。更有甚者,肆意贬低古今的优秀诗人,认为自己比杜甫有过之矣!什么《诗刊》、《中华诗词》、《九州诗词》等刊物上的诗词没有一篇是好的。这对网络诗坛影响非常不好。须不知,此举徒然为天下笑也!<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诗词得其形易,取其神难;学其格律易,得其境界难。学诗词者,仅学古今优秀诗词远远不够,还应当广泛涉猎,诸如美术、书法、镌刻、音乐、摄影等等姊妹艺术。沉浸其中,久之,自然也会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意境。<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诗无法则,也无定格。所谓学诗百法、诗词入门、格律启蒙等等参考之书粗略观之即可,不能奉为经典,按步就般。否则,贻害无穷矣!<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人间词话》有“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语。余以为,诗词应以品格为上,有境界而无品格自难成高格,更难有名句。<p></p></P><P 0cm 0cm 0pt; 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15.7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五<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台湾著名诗人向明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月号《诗刊》曾撰文道:“在成长中的新诗尚需敞开胃吸收各种营养,当然更不能放弃涵养丰富的古诗。读古诗绝对是学诗者必须的功课。现在的名诗人无不对古诗有某种程度的修养。古诗是一座金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诗尚且需要向古诗攫取营养,今日学诗词者岂不更需要吸收古诗的一切优良传统吗?只有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发扬传统中华诗词的精髓,才能直接使我们获得最丰富的艺术养料。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谈诗词如何创新。舍此,大谈诗词的改革,不过是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罢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历代不少诗人词家,无不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登高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许多名胜古迹大川寺庙之所以闻名于世,往往得益于他们绝妙诗词的传神描绘。江山也要文人捧。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今天,我们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大地时,在不少景点都可以看到古今文人的题咏。碑廊石刻,诗文书画,都是一座座艺术的长廊。在旅途中,尤其诗词爱好者,切莫错失机会。诗词与山川、名胜、风俗、人事相映照来读会更有情趣,获益更深。<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宋代苏麟《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名诗由此而来:据《翰府名谈》载,范仲淹守钱塘时,有才华的部下都得到了及时提拔,唯独苏因在外当巡检而无缘一识范。为此,苏向范进献了这两句诗。范阅后大加赞赏,此二句诗也因此而广为流传,苏也很快得到了重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苏有幸遇范,真幸事也!<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随园诗话》载黄之纪诗:“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古人诗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汉乐府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这对今天诗坛来言仍有现实意义。风气和时尚对人们的影响不可小看,尤其诗词作者对诗坛上的各种声音更要仔细明辨是非,认真剔除杂音,纯正腔调显得更加重要。<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陈子昂云:“逢时独可贵,历代非无才。”黄庭坚也有:“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各个历史时期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看政治是否清明,统治阶级能否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任何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就看有无善于识别、选拔人才的体制。在今日社会,光凭有限的几个伯乐和九方皋是行不通的。<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今日诗词、国画、书法、京剧等虽不失为国粹,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已无足轻重,渐渐丧失了昔日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与时代严重脱节,所以诗词要溶入大众生活显然为时尚远。诗韵改革我是大力支持,霍松龄去年在《中华诗词》上发表了一组用新韵写的诗词影响深远,吾友广东诗人范少华也是倡导实践者之一。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一个诗词作者面临的课题,关键是我们采用何种手段来达到让诗词能强有力地表现现实这一宗旨。而不是象某些网络诗词论坛,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互相攻击,就是互相吹捧,一副乱哄哄的场面。<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今日某个诗词论坛上还有人在高唱“赋必汉诗必唐”,而且贴子还被斑竹点精,此诚可笑也!早在唐代刘禹锡就发出了“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我们尚且不如古人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必然的规律。我们能起太白、工部于地下乎?<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词作者的人格决定作品的诗格,脱离人格谈诗格,或是只谈诗格不谈人格,我认为都是有害的。这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又是相互影响的。优秀的爱国诗词更能激起我们的报国热情。一个人格低下的诗词作者也有可能写出诗格高的作品,但却常常遭到人们的唾弃。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违法律道德,也违背了社会良知。诗词作者的人格、诗格的优劣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逐渐体现出来的,有时需要历经几代人,甚至上百年。<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余有论述绝句道:“不见古人绝妙词,破书万卷笔犹迟。如今网络诗多少,管领风骚有几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互联网上谁人识?片时大作被刷新。”。在网络诗词论坛中,诗词作品不计其数,其中虽不乏珠玉闪光,但多是泥沙俱下。这就需要论坛斑竹、版主或是管理人员有奉献精神,不辞辛苦,千淘万漉,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品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王安石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政府为政务讲究信诚,市场经济也呼唤信诚,作为诗词作者也不例外。学习古今诗词作品时也要取法乎上,不能被某些时下流行思想蒙蔽了眼睛。写诗填词时也须防微杜渐,注意不要让假冒伪劣作品轻易出笼。<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读郑板桥“新竹高于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不禁感叹,当今诗坛上缺少的就是如欧阳修一样的甘为新人避路的前辈诗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历史的必然,老诗人占着位置不让新人脱颖而出,虽暂时障碍了诗词的发展,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孙中山先生曾希望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清诗人顾嗣协有“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的诗句。每个诗人和诗词作者都有其长处,不要对其过分要求,作出其力不能做的诗词。如今,诗坛上常常举办诸如:红豆诗大赛、神州飞天诗赛、端午中秋国庆诗会等不同形式的诗词大赛。这些诗赛红红火火,很是热闹,以致有人说中华诗词的繁荣到来了。我以为搞这些诗赛无可厚非,但要把握一个度字,过热了显然不是好事,不要陶醉在表面的繁华中。以同一题材赋诗,虽在同一平台上竞技,但诗词毕竟不同于体育运动,不能简单的划一而论,还是由诗人们独抒已见吧!这些诗赛、诗会等活动的倡导者主观上愿望良好,但客观上也会造成诗坛上的不良风气。容易导致千人一面,题材狭窄,生活面不广,使不少诗词作者沉浸于小圈子中自得其乐。须不知,诗材无大小之分,眼前事,身边事,周边景才是最好的老师和题材。<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作为诗人,忧天下之心不可无也!只有笔底染上了时代的风雨之声,家国之音,才更能打动读者。如果在网络诗坛上只徒耍嘴皮,为了交谊或是显露才华,次韵、步韵某某古人或今人的诗词,而又无关痛痒,我看还是早点止步的好!不如把这个时间去做点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诗词是余事,但也不能把诗词当作游戏啊!<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网络诗词论坛最大的好处便在于使诗词作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及时得到交流。只有不断切磋,不断琢磨,不断学习,诗词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不断吸收别人的意见和长处,借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矣!<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4pt; mso-char-indent-count: 14.5">梨园诗话之五<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台湾著名诗人向明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月号《诗刊》曾撰文道:“在成长中的新诗尚需敞开胃吸收各种营养,当然更不能放弃涵养丰富的古诗。读古诗绝对是学诗者必须的功课。现在的名诗人无不对古诗有某种程度的修养。古诗是一座金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诗尚且需要向古诗攫取营养,今日学诗词者岂不更需要吸收古诗的一切优良传统吗?只有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发扬传统中华诗词的精髓,才能直接使我们获得最丰富的艺术养料。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谈诗词如何创新。舍此,大谈诗词的改革,不过是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罢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历代不少诗人词家,无不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登高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许多名胜古迹大川寺庙之所以闻名于世,往往得益于他们绝妙诗词的传神描绘。江山也要文人捧。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今天,我们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大地时,在不少景点都可以看到古今文人的题咏。碑廊石刻,诗文书画,都是一座座艺术的长廊。在旅途中,尤其诗词爱好者,切莫错失机会。诗词与山川、名胜、风俗、人事相映照来读会更有情趣,获益更深。<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宋代苏麟《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有的版本作末句为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两句名诗由此而来:据《翰府名谈》载,范仲淹守钱塘时,有才华的部下都得到了及时提拔,唯独苏因在外当巡检而无缘一识范。为此,苏向范进献了这两句诗。范阅后大加赞赏,此二句诗也因此而广为流传,苏也很快得到了重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苏有幸遇范,真幸事也!<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随园诗话》载黄之纪诗:“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古人诗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汉乐府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这对今天诗坛来言仍有现实意义。风气和时尚对人们的影响不可小看,尤其诗词作者对诗坛上的各种声音更要仔细明辨是非,认真剔除杂音,纯正腔调显得更加重要。<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陈子昂云:“逢时独可贵,历代非无才。”黄庭坚也有:“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各个历史时期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看政治是否清明,统治阶级能否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任何时代不是没有人才,就看有无善于识别、选拔人才的体制。在今日社会,光凭有限的几个伯乐和九方皋是行不通的。<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今日诗词、国画、书法、京剧等虽不失为国粹,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已无足轻重,渐渐丧失了昔日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与时代严重脱节,所以诗词要溶入大众生活显然为时尚远。诗韵改革我是大力支持,霍松龄去年在《中华诗词》上发表了一组用新韵写的诗词影响深远,吾友广东诗人范少华也是倡导实践者之一。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一个诗词作者面临的课题,关键是我们采用何种手段来达到让诗词能强有力地表现现实这一宗旨。而不是象某些网络诗词论坛,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互相攻击,就是互相吹捧,一副乱哄哄的场面。<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今日某个诗词论坛上还有人在高唱“赋必汉诗必唐”,而且贴子还被斑竹点精,此诚可笑也!早在唐代刘禹锡就发出了“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我们尚且不如古人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必然的规律。我们能起太白、工部于地下乎?<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词作者的人格决定作品的诗格,脱离人格谈诗格,或是只谈诗格不谈人格,我认为都是有害的。这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又是相互影响的。优秀的爱国诗词更能激起我们的报国热情。一个人格低下的诗词作者也有可能写出诗格高的作品,但却常常遭到人们的唾弃。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违法律道德,也违背了社会良知。诗词作者的人格、诗格的优劣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逐渐体现出来的,有时需要历经几代人,甚至上百年。<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余有论述绝句道:“不见古人绝妙词,破书万卷笔犹迟。如今网络诗多少,管领风骚有几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互联网上谁人识?片时大作被刷新。”。在网络诗词论坛中,诗词作品不计其数,其中虽不乏珠玉闪光,但多是泥沙俱下。这就需要论坛斑竹、版主或是管理人员有奉献精神,不辞辛苦,千淘万漉,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品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王安石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政府为政务讲究信诚,市场经济也呼唤信诚,作为诗词作者也不例外。学习古今诗词作品时也要取法乎上,不能被某些时下流行思想蒙蔽了眼睛。写诗填词时也须防微杜渐,注意不要让假冒伪劣作品轻易出笼。<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读郑板桥“新竹高于老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不禁感叹,当今诗坛上缺少的就是如欧阳修一样的甘为新人避路的前辈诗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历史的必然,老诗人占着位置不让新人脱颖而出,虽暂时障碍了诗词的发展,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孙中山先生曾希望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清诗人顾嗣协有“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的诗句。每个诗人和诗词作者都有其长处,不要对其过分要求,作出其力不能做的诗词。如今,诗坛上常常举办诸如:红豆诗大赛、神州飞天诗赛、端午中秋国庆诗会等不同形式的诗词大赛。这些诗赛红红火火,很是热闹,以致有人说中华诗词的繁荣到来了。我以为搞这些诗赛无可厚非,但要把握一个度字,过热了显然不是好事,不要陶醉在表面的繁华中。以同一题材赋诗,虽在同一平台上竞技,但诗词毕竟不同于体育运动,不能简单的划一而论,还是由诗人们独抒已见吧!这些诗赛、诗会等活动的倡导者主观上愿望良好,但客观上也会造成诗坛上的不良风气。容易导致千人一面,题材狭窄,生活面不广,使不少诗词作者沉浸于小圈子中自得其乐。须不知,诗材无大小之分,眼前事,身边事,周边景才是最好的老师和题材。<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作为诗人,忧天下之心不可无也!只有笔底染上了时代的风雨之声,家国之音,才更能打动读者。如果在网络诗坛上只徒耍嘴皮,为了交谊或是显露才华,次韵、步韵某某古人或今人的诗词,而又无关痛痒,我看还是早点止步的好!不如把这个时间去做点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诗词是余事,但也不能把诗词当作游戏啊!<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网络诗词论坛最大的好处便在于使诗词作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及时得到交流。只有不断切磋,不断琢磨,不断学习,诗词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不断吸收别人的意见和长处,借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矣!<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56pt; mso-char-indent-count: 13.0">梨园诗话之六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余写诗填词,不喜用人韵。但兴之所至,也偶而为之。搜狐古风雅韵论坛诗友紫竹倡导步岳飞《满江红》韵,一时和者甚众。其邀余和之,盛情难却,又正逢别斯兰市学校遇恐怖袭击,遂有感和曰:“恐怖横行,爆炸处,阴魂不歇。俯四海,亡灵多少,咽声犹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世贸大楼烟灰里,马来西亚魂牵月。可曾防、学校惨遭殃,悲鸣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民族恨,何时雪。豺狼欲,谁来灭?全球齐联手、不愁天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斩首巧收阿富汗,擒王誓饮拉登血。牢记取、正义永常存,达天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此词在新浪风赋比兴论坛发表后,有网友笑侃曰:“楚成可入选布什助选团成员也!”亦有网友评道:“这是与世界接轨的老干体之代表。”自由诗篇采菊东篱论坛有回贴说:“该词用了很多外国译音名,窃以为不妥。古典诗词无一字无意义,如果生搬硬套译名,那些对仗又如何对得起来?“世贸大楼烟灰里,马来西亚魂牵月”、“斩首巧收阿富汗,擒王渴饮拉登血”只会让人毛骨悚然,哪有美感?诗词出新,还要另辟蹊径才是!”“古典诗词无一字无意义”,余不已为然也!余主张用新词入诗词,词所写不过事实啊!笑而不答,此词已道明吾之观点矣!<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32pt; mso-char-indent-count: 11.0">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在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明末遗民中,不少都是江南的诗人。他们为反清复明前仆后继,一群文弱书生们却有着坚挺的文化人格,在明末那桃花扇底上最具光彩的不是良臣勇将,而是这些柔弱的士子。其中,张煌言可为代表。他率义军与郑成功合师入江,威震清廷,后兵败不幸被俘。在狱中曾朗吟“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又常举目望吴山,长叹道:“好山色!”是啊,江山如此多娇,这些年来为国事奔波,何曾仔细欣赏过眼前无限河山。作为一介书生,能够在这样的山光水色中,同岳飞、于谦鼎峙成三足,此生也无憾了!他似乎不是倒在清军的屠刀下,而是走入了如诗如梦的江南烟雨中,从容地融入了天地浩然之气中,铸就了辉煌的人格,成为万世文人的楷模。他牺牲后,人们崇仰其气节,偷拾其遗骨,将其葬在西子湖畔的南屏山下,终于圆了其生前的梦想。西湖有幸葬三英,两岸犹悬报国心。要论中华文化的脊梁,非他们莫属!<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32pt; mso-char-indent-count: 11.0">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无奈。”很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曾经唱道。对于相对封闭的校园和逼仄的书斋而言,外面的世界对诗人们充满了永恒的诱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爱入名山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纵横大道通南北,紫禁城中百姓游。”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啊!旅途是古往今来诗人们激情澎湃的绝佳竞技场所。南宋淳熙年间,在临安近郊的一处旅馆的墙壁上人们发现了这样一首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的发表方式有点类似文革期间的大字报。可以肯定的是赵宋王朝不会喜欢这样的讽刺之作,朝廷不治作者和传播者的罪就万幸了。作者大胆地在诗后署上了自己的大名——林升。翻开南宋史,找遍各种诗选、诗话、笔记、正史、野史,都没有关于林升的只言片语。但这首忧国伤时的小诗却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的作品能传唱千古更自豪和慰籍的呢?说到底,是旅途的驿站和他有一颗悲悯天下的心成就了他。<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32pt; mso-char-indent-count: 11.0"><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传说,明太祖一次在御河边钓鱼,半天也没钓到一条,心中颇为不快。这时身边的文学侍臣解缙灵机一动吟道:“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马屁拍到妙处,龙颜大悦。明清文化专治到了极点,诗人就是如此可悲,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你不得不先出卖自己的人格,才能求得生存。明初,比解缙才高的不乏其人,如吴中四杰的高启、杨基、张羽等,不是因刚直不阿成了刀下之鬼了吗?所以,诗人为了生存,有时也要讲究韬略,先要保存自己,然后才能求发展,连鲁迅也不主张硬碰硬,与腐朽的统治阶级斗争也须讲策略。如果解缙也如太白一样,傲岸不羁,他能活到后来主持编撰震惊于世的《永乐大典》吗?明清的文化人就在这种政治的高压中的一丝裂缝中求得生存,在这种环境下的文化人格显然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所以明清小说、金石、考据等学大兴,与政治态势不无关系。但这种政治气候下绝对出不了真正的大诗人。一个人格完善的诗人,绝对需要汉唐盛世那样的气魄和度量,允许心灵的自由翱翔和个性的恣肆张扬。因为诗说到底是生命的惊叹号,不能有半点虚伪假冒伪劣。诗意的萌发,诗情的勃郁,有如沧海之日出,华山之云涌,是容不得任何遮拦的。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金圣叹因文庙案牵连被押刑场时大呼死亦快哉!就可以看出明王朝的衰微背影。如今,一个连“自由”、“钓鱼岛”这样的字眼都已经成为敏感或禁忌语,而不让诗人们畅所欲言,试想,这样的网络诗诗词论坛能造就优秀的诗人吗?同样,一个让诗人谨小慎微,生怕因文得祸的文化专治时代,怎么会涌现大诗人呢?<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烈迹偏从劫后存,残碑血泪已无痕。依庸堂外书声朗,好慰东林志士魂。”这是余前年游无锡东林书院时口占的一首七绝。走进书院,这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不觉萦绕心头。顾宪成和东林士子们留给后人的是中国文人那种积极入世,正直伟岸的人格精神。而正是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已任的强大人格力量在残阳如血的马蹄中气贯山河,支撑起明末清初一大批雄姿英发的柔弱士子,是他们书写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辉煌底色。山河破裂,民族危亡,东林士子们挺身而出,他们大都壮烈牺牲,血染东林书院和江南河山。左光斗的气节直接影响了其学生史可法,而史扬州喋血又震撼了几社的领袖陈子龙。受东林影响的后世文人没有不爱国的,这已是历史公论。后人哀之而鉴之,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中华诗词的长河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有的诗人只因一、二句仅存的诗句而名扬千秋,宋代黄州诗人潘大临便是典型。一次,诗友谢无逸来函询问潘最近有无新作。潘复信说,秋天的景物,处处都是佳句,可惜被俗气所遮。昨天小睡,听窗外风雨声,在壁伤题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正要往下写时,被突然而至的催租吏打断了兴致,再也找不到感觉续上了,只有这一句寄上。潘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诗国的长河中人们记住了他。好诗何在多,一句便足矣!<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0 15: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3 编辑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4pt; mso-char-indent-count: 14.5">梨园诗话之七<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论诗有性灵说、神韵说、肌理说等理论,余《梨园诗话》中论诗力主人格说,没想到此论遭到某些网络诗词作者的大力反对,甚至认为汪精卫的诗比陈毅的还好,诗和人应分开来看。余深忧之,故有“大书志士忧时泪,人格高于诗格长”之感,因此草成一律以为警醒:“茂林修竹染秋霜,金石图书满院香。吞吐百家求妙谛,贯通万物著文章。清风一缕胸中出,浊浪千层画上藏。自古诗词非小道,要将人格大张扬。”<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华诗词的发展更需要各级诗词组织、诗词报刊和网络诗词论坛、网络诗词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这是保证中华诗词走向繁荣的不竭动力和永恒的源泉。但遗憾的是,各级诗词的领导层和具体管理者少有介入网络者,中镇诗社是个典范,值得中华诗词学会在各级诗词组织中推广。另外,九州诗词也作了尝试,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免费的自助网站。但因经费、人员的不足,而难以为继。网络诗词作者又很少介入当地的诗词组织活动中,或是加入各级诗词组织。这两方面的力量还需要融合,诗词组织中各级领导老领导居多,年青力量须加强。建议网络诗词作者可考虑加入当地的诗词组织,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取经。诗词报刊也应大力宣传青年诗词作者,在这方面,首推广州的《诗词报》做得比较好,她们专门开了一个《新花集》用来刊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岁以下诗词作者的作品,为新人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华诗词学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2</FONT>年底在北京也举办了首届青春诗会,但入会者不多。他们的作品集中发表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年第一期的《中华诗词》上,并配有小照和简介。可惜的是这项活动没有得到坚持,而且网络诗词作者中优秀者大有人在,他们的缺席,使得首届青春诗会的代表性也缺乏完整。<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白草屋主在读《梨园诗话》有感后回贴道:“实际上,古人己说过,诗言志,此志者,正谓人格也。”假面人道:“有人格自有诗格,无人格纵有诗格亦是卑格抑或假格。”虔青草更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诗言志,诗映人,要想写出好诗,必先做好人。”门外行人道:“其实,自古以来诗品高于人品的所在多有,只是臭名昭著如汪逆,就算是再好的诗也没有必要去称道。”写诗就是做人,必先做一个大写的人,而后才能做出大写的诗。诗格与人格是统一的,人格决定诗格。<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市场经济呼唤诚信,而今日不少国人缺少的就是这一点。诚信是立足之本,对诗人来说更不可无。写诗如同商海博弈,诗人不仅要充满激情,而且要有勇气,对看准的目标要坚毅执着,有坚忍不拔、百催不毁、屡挫屡战之精神。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在行进途中,为了追求远大目标的实现,更要善于观察和判断,及时取舍和放弃,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漫诗途中,最重要的要有上下求索之志和一颗平常心,理性地对待坎坷和挫折,善待途中的一切人和事。因为诗人也是平常人,要始终抱着一颗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诗人只有拥有一颗平淡之心,然后方能有不平淡之文字。<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网络诗词论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蓬勃之势,并被越来越多的诗词作者所接受,已经成为融入诗词作者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诗词作者学习、创作、交流、点评的一个重要舞台。网络诗词论坛里涌现出了不少优秀诗人,如落草堂主、张卫国、南宫灵鹫、田牧、潘乐乐、无为斋主、梅庐、白草屋主、李大白、长杨散人、长安浪子、碰壁、熊东遨、书生霸王、孟依依、雪影梅花、紫竹玉箫、觅音、思凡、昆阳子、独孤求醉等等。他们有的兼诗词创作和点评于一体,有的自办网站,有的在网上创作的同时还是当地的诗词组织的骨干,还有不少是各大网络诗词论坛的斑竹,他们为中华诗词在网络上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很大努力和奉献。<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八<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余忝列诗韵论坛斑竹,一日阅远亲《律诗四首》,惊为佳作。评道:“此诚现实主义佳作也!格律严谨,讥讽合宜,寓意深刻。精之!”如之一《劝豪门宴》曰:“华楼丽匾靓霓虹,进出时君幻影丛。楚楚衣冠车上下,谦谦宾主座西东。唇红齿白啮生猛,脑满腰圆嚼死虫。细算勤耕粮半载,风花一席卷云空。 ”某新任斑竹发短消息曰:“某觉得加精应该慎重,版规也有规定。”又曰:“请看版规,作为版主我们更应该遵守。”余笑回曰:“某看着痛快,又某向提倡推重咏现实主义的作品,何况作品不俗,岂受版规约束乎?”作为斑竹有义务给读者推荐质量高的作品,遂不顾,将该贴点精,固顶。另一斑竹随后回贴“同意加精。”,此新任斑竹看后竟也符合道:“同意推精。”此为版规之命是举也!诗人更应该具有独立自主之坚强人格,岂可仰人鼻息乎?诗词作品点精岂能按所谓版规行事乎?何况这版规也是前任版主岸芷汀兰所定,点精凭的是诗词作品的质量啊!再者所谓精品也是在本论坛中相对优秀的一些作品。<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2搜狐古风雅韵有诗友戏作《古风英雄传》,将余列为五虎将之首――豹子头林冲,一笑!余不过一普通诗词爱好作者而矣!安敢望禁军教头之项背?<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3余为诗韵论坛斑竹乃岸芷汀兰所邀,因对诗词作品看法不一致,余点精作品常引起争论,赞成者反对者几半之,此亦保守与创新之争也!而岸君以为慧眼识人!曾曰:“吾没看错人也!”余惭愧,惟努力耕耘,以报知遇之情。任凭非议上下,余不予理会,依然我行我素。时紫竹来诗韵,余对其曰:“斑竹做与不做何干也!但求表达余真实看法矣!”紫竹曰:“若连作品点精都处处受制约,此种斑竹不做也罢!”余深以为然也!<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4胡马者,乃北大徐晋如也!喜其“历朝第一伤心事,最是文人不自由。”因为语多激烈,被北大中文论坛所封。而汪精卫乃一代大汉奸也!新浪风赋比兴论坛诗人半个却曰:“志士可变懦夫,盗贼亦可转做英雄。焉知当年从容作楚囚的汪氏是欺世呢?”此语一出,讨伐声大起,但亦有和者。难怪汪精卫大作常在古风等论坛上被转贴,并被某些人广为传之。所以赵薇着日本军旗装,不仅毫发无损,反经此爆炒,名气与腰包俱鼓矣!而韩国某明星因拍摄慰安妇被国人弃之。诚徒今日某些国人方有此之举也!诗人也为此语,悲夫!<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5李大白诗词纵横开阔,同搜狐古风东篱、南唐后主、愁心月等敢于正视社会不良现象,直面严酷的人生,而诗词又多以今语为之,晓畅通达,余虽不能至,素仰之!月初,忽逢大白在故园荆楚在线诗词格律论坛同为版主,真荆楚之福也!余受教之机大增矣!东篱的《民工泪》、愁心月的《秋风长歌》、南唐的《杂咏社会怪现象》等诗歌,真今日之新乐府也!读来,拍案惊奇,不亦快哉!<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6余与书生霸王在qq上曾有一面之缘,后有相逢与搜狐古风和桃源论坛,喜读其诗!书生诗有杜老风致,多伤时之作!余叹服!但不喜其霸气矣!<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7余自十三岁记日记,十七岁学诗,至今十五年矣!初,好作新诗,亦雅好金石书画,习柳体,临摹介子园、荣宝斋等画谱,镌刻也偶一为之。及投笔从戎后,好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古典诗词、金庸古龙诸作。利用闲暇,周游华夏,搜罗典籍,几半九州矣!虽获益颇多,然检点行藏,不禁长叹一事无成两鬓霜!书城里,惟有诗酒伴平生矣!<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8中国诗人网古风悠悠红楼结社论坛有自号逍遥词客者,喜古典诗词,但不喜古典诗词的格律束缚人,故自创一种无格律的词,美其名曰逍遥词。其词论坛斑竹月白风清评曰:“情真意切”,颇多可观也!能创此种逍遥词,诚不易也!余虽不能,但甚欣赏之!<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9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功。学诗无论长幼、尊卑、地位等,但心有灵犀矣!推重的是诗歌的境界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即诗质的高低。<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10学诗者,既不可盲目崇拜某个名人,但也不可肆意贬损某个名人。在中华诗词论坛上看到有些诗词作者极力贬低叶嘉莹女士的绝句十首,感到非常可笑!没有仔细了解叶其人,随意曲解其诗,如同盲人摸象。如今的不少所谓网络名家不过是网上资深者而矣!真正名家,还尚须岁月的洗礼,烈火的烘烤,能最后结晶者方可称谓名家矣!<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
11书生霸王曾曰:“碰壁之流,皆不知诗。孟依依亦然,唯其早年小令尚为可取。”余以为书生此言缪矣!碰壁、孟依依诗有可观处多也!<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2菊斋磨镜生回《梨园诗话》有一则贴曰:“作诗不是雕刻,诗歌本身也不是艺术品。”此论不敢苟同。诗词自然不同与雕刻艺术,但也要反复推敲啊!古人尚有“两句三年得”、“十年磨一剑”之叹,何况今人乎?好的诗词作品难道不能作为艺术品来进行欣赏吗?另一贴曰:“说实话,今天真正懂格律的恐怕一个也没有了!除非穿越时间隧道。”此言差矣!唐诗宋词如一座辉煌的宝库,有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也是我们学诗填词的最好范本啊!平仄、押韵等诗词的外在规律不都有典籍可查吗?我们要的是与时俱进,不是全盘否定前人,关键是诗词的内容和境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把今语、今时、今人、今事、今情写入诗词,自是当代诗词矣!何必又为这些外在的形式费口舌呢?<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3磨镜生又有则回贴曰:“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斑竹的话就是圣旨。”君非初学者,又安知其意乎?偶忝列七家旧体诗论坛斑竹,据我所见,倒是不少的初学者要打倒孔家店呢!网络诗坛上,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者多矣!如今早非文革年代,斑竹不过是在论坛的百花园中上为大家服务的一名普通园丁矣!余行走众多论坛,网络上江湖纷争不已,从未见有初学者拿斑竹话当数,何况圣旨?别人的意识岂是斑竹所能左右?倒是不少斑竹努力向大家学习。斑竹的能力和作品不一定比初学者强,学诗无先后,能者为师。初学者倒少束缚,作品易自出新意,虽格律多误,但不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品就出自他们之手。<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4不少网络诗词作者“眼空一切,目中无诗。”不读古今中外诗词,却大论诗词创新之道,真如小儿作游戏也!玩玩而矣!如此作者,难入诗词之道矣!何论其作品乎?<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15搜狐古风晓寒深处读《梨园诗话》有回贴曰:“侠之大者,为国为名;同样,诗之大者,先忧后乐。养浩然之气,吐金石之音,不亦宜乎!”此论深和我心,可为余之座右铭也!当书之壁上以为警钟。<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九<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网络诗词论坛同诗词报刊相比,发表作品的门槛大大降低。在论坛上,任何作者只需注册、登录,就可以在该论坛上发表大作了。而诗词报刊却要对来稿进行筛选,不合格律押韵等作品均会被淘汰。与之比较,二者各有优劣。网络诗词论坛对普及诗词,让大众接受诗词非常有利,也是非常好的又一诗词阵地和平台。但因为作者众多,泥沙俱下,质量也参差不齐。偶有闪光之作也容易被立即刷新,从而被斑竹错过,遗珠之憾常有之,这也是网络诗词论坛给广大诗词作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难以克服的一大弊端。<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同一首诗词作品发表在不同的网络诗词论坛上的命运常常不尽相同。在某个论坛可能会被斑竹固顶,点精,被读者叹为佳作!而在另外某个论坛可能会被斑竹和读者狠拍砖头,甚至被剐得体无完夫。这种情况,不独吾本人常遇到,相信不少作者都有体会。这就涉及到对诗词作品鉴赏、品评的审美课题。由于每个论坛的宗旨和每个斑竹、读者的观点、学识、审美观、价值观等等的不同,从而造成对同一诗词作品的不同看法。所谓诗无达诂,自古宜然。在桃源深处文学网站原创诗词论坛就有号挥剑决浮云者,发出了“一诗三评,不知何从??”之浩叹!<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任何网络诗词论坛,应该在针对诗词作品的鉴赏、点评上具有某些共同点。那就是“抒人间正气,歌时代强音。”紧贴时代,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鞭挞社会丑恶现象。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鼓励诗词作者锐意探索创新,勇于标新立异。<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余虽然论诗力倡“人格说”,主张学诗者应先学做人,但是对于诗词作品的艺术性而言,当然不可因人、宗旨、风格、流派等而异,要抱有唯物论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蔡元培当年主持北大,治学上力主“兼容并包”,不仅邀新派陈独秀到校主办《新青年》,也聘请旧派林琴南到中文系任课,使得北大成为学术的中心,成为千万学子向往的摇篮。作为诗词评论者和读者,理应具有蔡先生的胸怀。<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作为诗词作者,不仅要特别重视诗词的外在艺术形式,更应该充分关注如何体现诗词的艺术内容,如何使得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表现诗词的“兴、怨、观、群”功能。<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诗词讲究语言的精炼和简洁,言简意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清人许印芳在《与李生论诗书跋》中说:“学者于一切陈腐之言,浮浅之思,芟除净尽,而后可入门径。”大话、陈言、俗套、平庸等不利于诗词发展的东西都应该删除。余论诗词,倡导用诗词表现崇高人格和真实感情、个性风采,总之,提倡“真诗词、大诗词”,即用自己的真实感情,用诗词的语言、笔触广泛地涉及,描写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生活无处不有诗意,主要在于我们是否用一颗诗意的充满爱意的心灵去打量这世界。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用诗词表现的手段。<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网络诗词论坛上,不能说没有好作品,只是相对稀少而已,然而好作品常常却被浩如烟海的非诗和假冒伪劣之诗淹没。是金子总会发光,时间自会去伪存真,去劣存精。以当今网络诗词之高产,再加上全国各级诗词组织主办的诗词刊物和民间诗报刊上发表的作品,以及个人出版的诗集,一年下来保守估计不低于百万首,远远胜过全唐诗、全宋词之总和数倍。这之中,只要留下千分之一的精品,也就无愧于历史了。所以,余认为作诗词还是以质胜为上,不可以数量傲人,当然才气大者另当别论。<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司空表圣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天赋之论也!扬子云曰:“读千赋则能赋。”蘅塘退士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学力之究也!余曰:“人格高于诗格长。”此人格之说也!三者虽各有侧重,但却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而余以为,凡治学,当以人格为先,然后才是天赋、才情、学力等,循序渐进,方可得诗词之真谛。<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网易古风雅韵论坛有修理地球者,倡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二十一世纪诗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之概念,余深表赞成。生活在二十一世间,就应该写二十一世纪的诗词。而如今网络诗词论坛上不少作者热衷于表现自己个人情感,无病呻吟,怀才不遇,平庸颓废,崇古摹古拟古,步韵次韵,唱和应酬之作泛滥。这些都是与时代精神不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是历史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而这也正是我们二十一世纪诗词人所努力的方向。<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梨园诗话之十<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当代网络诗词毛病之我见<p></p></P><P 0cm 0cm 0pt">宋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有言:“不知诗病,何由能诗?”唐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当代诗词刊物和网络诗词论坛上不少诗词作品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有鉴如此,《中华诗词》专门开辟了一个诗词病院的栏目,邀请熊东遨先生主讲诗词医案;另外,在搜狐古风雅韵论坛上,有南唐后主者开了一个专楼《他山庐-古风诗词苑病院部》,这对初学诗者都非常有益,从中可以体会到如何学、写、品诗的方法和步骤。这里,余就当今诗词作者身上存在的一些毛病,简单分析一下:<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根基浅薄。学问不精,格律不通,附庸风雅,所作之诗词,晦涩朦胧,不知所云,而不少论者却视为好诗,此一病也!清人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中说:“不能自知其病,必资诗友之助。妆必待明镜者,妍媸不能自见也。特患自满,不屑就正于人;病不求医,必成痼疾矣。”这就是常言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而求助于方家能手,这就需要中华诗词学会和各网络诗词论坛斑竹和诗评者加以良性引导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境界不高。思想贫瘠,人格卑下,空在论坛上大发牢骚,更有甚者,有的作者相互发贴口诛笔伐,有的论坛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警告、削减威望、封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D</FONT>,行专治集权于一身,吹嘘捧场之言流行论坛。古风论坛潇湘馆有社友张丹枫者道:“几年下来,觉得网络诗词最大的好处是百花齐放,风格各异。最坏的坏处就是容易拉帮结伙,勾心斗角,完全没有古代学人的那种精神素养。几年前,一直到现在,似乎这种情况根本没有改变过。”<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玩世媚俗。诗词界“假、大、空”盛行。点评他人之作,多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或是附和他人,没有半点自己主张。写诗词目的不单正,沽名钓誉者有之,投机取巧者有之,修身养性者有之。以诗词媚取权势,颂扬领导,歌功颂德之作大量充斥诗词刊物和网络诗词论坛。不少诗词作者和某些诗词论坛、地方诗词团体志趣不高,人格平庸,不管人间风霜雨雪,炎凉冷暖,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只是津津乐道于小圈子的你唱我和,互相吹捧,拉关系,搞派别,缺乏新诗词、真诗词、大诗词的概念。<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缺乏文采。行之无文,流之不远。诗词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然后才能讲到立意、境界等。如果用词造句粗鄙不堪,了无诗意,或是胡乱拼凑,以先锋前卫自诩,在读者看来,不是千人一面,就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浮躁肤浅。王朔的“痞气”盛行。不少诗词作品缺乏思想性,虽然有的艺术性不错,但却如无骨之柳花,无根之浮萍,虽是好看,终不禁风。作品缺少对社会、对人文的关怀和批判。对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生,不分青红皂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以“痞气”对待诗词创作,自以为是,容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再有不少诗词作者为了交谊和学习,步韵唱和不断,简单追求作品数量,敷衍和潦草之作充满诗词界上下。<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出手快捷。一篇诗词作品还没有推敲好,就匆忙往论坛张贴。说是为了交流学习,其实何尝不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作品的好坏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而外因不过是推动内因发生变化而已。如今网络上学诗词者不少人却是本末倒置,颠倒顺序。前人写诗,尚且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典故,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庄重,有“千金不能易一字”的讲究,这些对于今天的网络诗词作者来言,记得的似乎不多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忽视修改。旧诗不厌百回改。宋人笔记记载黄庭坚曾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册,“归而熟观之,自是文章日进。此无他也,见其窜易字句与初造意不同,而识其用意所起故也”。对于网络诗词初学者而言,也应该学习黄庭坚,用心从前人的改稿中贺读者、斑竹等的点评里“识其用意所起”,并由此窥探而进入诗的门径。当然修改也因人而异,改诗也是千差万别。改诗难于作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改章难于造篇,易字难于代句。”别人的点评、修改意见不能所就一定胜过原作,但这却是我们提高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诗评缺位。网络诗词这几年飞速发展,对中华诗词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起到了最好的普及作用。然而在《中华诗词》等全国众多诗词报刊上却看不到关于网络诗词的点滴报道、诗词和评论。中华诗词学会作为全国性的诗词组织,在这一方面严重缺位实在不应该,如何加强对网络诗词论坛的引导是该提到学会议事日程上来。古罗马文艺评论家贺拉斯在《诗学》中曾用“刀子”比喻文学创作,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他认为没有“刀子”就不需要“磨刀石”,而有“刀子”就必须要有“磨刀石”。“磨刀石虽然切不动什么”,但却“能使钢刀锋利”。这就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诗词创作和诗词批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p></p></P><P 0cm 0cm 0pt">纵观诗词界,不论网上网下媒体,陈良运先生曾说当代诗词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滥、俗、滑、浅比较普遍地存在”,“鲜见透彻骨髓的针砭”。从诗词界现状中我们要及时反醒,并让诗评及时到位。余以为,网络诗词论坛作为诗词界的生力军,评论不能长期缺位,他呼唤中华诗词学会加大力度对她的关注。比如可以在《中华诗词》刊物上开辟一个网络诗词选评的栏目,适当引导网络诗词的健康发展,这是中华诗词繁荣普及的重要力量。作为评论者,在诗词评论上也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与人为善,不可感情用事,肆意吹捧抬举某个诗词作者,也不可随便贬低某个诗词作者,要言之有物,行之有文,不可空洞说教。<p></p></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总之,针对以上几点毛病,当然得想法如何治疗。对症下药,无病强身。说到底,就是诗词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磨练。毕竟,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路了。诗词作者要认真看待评论,并时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时检查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弱项进行补习,不怕人家批评,要把批评引为自身前进的动力,看成自己诗途上上升的阶梯。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最好也坚持锻炼身体。作为诗词作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身体和心灵都健康,对诗人尤其重要,二者不可缺一。李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FONT>岁早死,这与身体差,缺乏运动不无关系。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有精力对待诗词作品中的漏洞进行修补,毛病进行治疗。身体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诗词的创作,以及波及到对社会人生等的看法的不同。所以,余主张,诗人在创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身体的锻炼。<p></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p> </p></P><P 0cm 0cm 0pt">     
梨园:是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一个地名。是环湖路的起点。此地建有梨园广场。余深爱东湖,故名诗话为梨园诗话也!<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30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3 编辑

好东西,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30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长篇宏论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3 编辑

<P>有同感而说不出,他说出了,</P>
<P>有疑惑而不得解,他解明了。</P>
<P>有愤慨而无处发,他代表了。</P>
<P>只是人格说不敢苟同。还有的重复了。梨园也不好。虽是地名。但人总是往戏曲上想,不如换“小林话诗”。</P>[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2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3 编辑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诗词作者,创作作品出来,飘逸也好、婉约也好、苦涩也好,哪怕文笔生硬,只要是真情流露就好。诗人,最可怕的就是为了某些肮脏的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中国的文字狱之所以长盛不衰,这与文人间的检举、揭发不无关系。为讨好上级,卖友求荣,落井下石者,不一而足,文革期间犹甚矣!</P><P>同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1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味在于人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2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4:43 编辑

确也与人品有关系[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5-5 04:42 , Processed in 0.0264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