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2637|回复: 2

[理论] 【略论元散曲语言艺术的特征及其张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3 19: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略论元散曲语言艺术的特征及其张力】

    摘要:本文试图从语言艺术角度对元散曲作一些探讨,着重论述了元散曲具有地域性、时代性、通俗性和灵动性等特征,以及元散曲主要流派的语言风格特色及其张力。了解上述这些有利于我们今天传承发展散曲。

关键词:散曲、语言艺术、特征、流派、传承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入213位散曲作家以及无名氏的散曲作品,辑录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1981年再版)。                            一

纵观元人散曲,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雅俗共赏,巧中见拙,俏中说理。元代散曲艺术以韵文的新型样式迅速崛起于元代,以其清新的泥土气息、灵巧飞动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形象,从蕴藉含蓄的传统诗词中脱颖而出,并风靡了整个元代文坛。元曲能跻身于唐诗宋词行列,成为中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绝非偶然。

   本文试图从元散曲语言艺术角度作一些探讨。散曲和诗词一样都依托于其载体---语言文字的铺陈组合,但却具有和传统诗词语言不同的风格特征,它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张力。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艺术媒介和信息载体。语言艺术特点,决定了文学艺术的多重特性。因此文学艺术的张力和魅力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艺术体现出来的。散曲也是如此,其风格特征必然反映在语言艺术的风格特征上。

元人散曲的语言,大致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这里主要谈北曲。北曲源于金、元坊间普遍流行的民间小调,因此北曲语言明显具有金代“俗谣俚曲”的通俗印记,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间风格。同时,金元之际北方各民族大融合,各民族语言彼此杂融,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北曲在吸取汉族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声腔基础上,又传承了唐宋曲词以及诸宫调等传统的音乐艺术,用韵以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准,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无入声。这种状况必然带来文学创作上的变化,尤其是戏剧乐曲的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北曲带浓厚的北方地域性色彩。

魏良辅的《南词引正》指出:元杂剧最初就是北方的剧种之一,后来才推行全国的。它的唱腔有冀州调和中州调等。仇远有诗曰:“吴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个落梅”。因此北曲是北方地方戏剧院本和古典传统诸宫调结合的产物。”(《中国文学史》1962年)

元曲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杨显之、纪君祥等都是大都人(今北京市),尤其是前期作家几乎全是北方人,大都人多达19人。白朴山西人,康进之、高文秀是山东人,基本上都活跃在北方,他们把当时北方的口语、歌谣、蛮语、谑语、市井俗语、方言常语等带进元曲中,如“兀的不、好歹、囫囵、出落、不着调”等。(今天北京话中仍然有)这些语言极尽致酣畅淋漓,给散曲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2、时代性:。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语言,都是在那个时代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这里,王国维明确指出了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即“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元曲和传统诗词风格不同,突出地表现为语言艺术的新颖独特,它通俗、灵动、诙谐、辛辣、活泼等等,不同于传统诗词语言的端庄典雅。这和元初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殊的历史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政治上:蒙古族统一中国后,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汉人地位低贱,元代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他们需要可以针砭时事的文体和相应的语言艺术来发泄心中不满。这种不满仅用蕴藉含蓄的语言已不足以发泄,尤其是下层人群需要直白、辛辣的语言,用自身熟悉通俗的语言来强烈地表达心声感情。

    经济上: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农业生产,改进手工业者的生活待遇,城市经济出现发达繁荣局面。元世祖宣称:“凡大小政事,顺民之心所欲者行之,所不欲者罢之。”经济繁荣有利各民族交流,交流主要靠语言为媒介,这给新型的语言艺术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化上: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族一直喜爱歌舞,戏曲,连在战争中,都不忘对伎乐的欣赏。“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宫妓拨胡琴”(耶律楚材《赠蒲察元帅》)“国王出师,亦从女乐随行”(南宋孟珙《蒙鞑备录》)。因此上至最高统治者是如此,下至平民百姓、潦倒书生,渔翁樵夫、商人妓女,怀才不遇和受排挤的官吏,都十分喜欢戏曲。

上述元初这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殊历史背景,都为元曲语言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外,到了元朝,传统诗词在上层文人手里逐渐僵化,需要革新,需要有新的文学体裁形式出现,也需要新型的语言艺术来表现这种体裁形式。正好这个时期各种条件成熟,元曲于是应时而生,并且在风靡的实践中催生了元曲语言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元僧燕南芝庵在《唱论》上说到当时元曲的兴盛情况:“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木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反映的正是当时这种状况。

    3、通俗性:由于北曲是在金代“俗谣俚曲”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一开始它的语言就刻上了通俗印记,其风格呈现出口语化、俗谣化、歌谣化。这是由于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和欣赏趣味,反馈于文学创作,需要更通俗的娱乐形式。而当时的一些元曲作家身居下层,了解和熟悉市民生活,,为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他们突破传统诗词语言的端庄严谨,把当时北方市民化的语言带入戏曲舞台和勾栏曲坊,催生了市俗化较浓的杂剧和散曲语言出现。这种新的语言艺术具有博杂、诙谐、直白等特征,带有民间的辛辣诙谐、嬉笑怒骂特色,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元曲很多叛逆性的曲语中能感受到。

    例如关汉卿的散曲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写道:“我却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掬,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只除是阎王亲令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里,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通俗、诙谐、泼辣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书生才子的生活、及时行乐思想和滑稽、放诞的作风。

    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田家》:“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平庄上,杨柳荫中,磕破西瓜。小二哥者昔涎刺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生非,快活煞庄稼。”此曲几乎全用口语描绘出来的,质朴直率,生动活泼,恰当地渲染突出其情调内容。

    再如徐再思的【双调】沉醉东风《春情》:“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全曲语言朴素清新,简练明快,酣畅淋漓,通俗风趣。“怕人瞧科”“要识得声音是我”。这些口语的运用,把一个怀春少女内心活动刻画得活灵活现   

4、灵动性:散曲的语言具有灵俏飞动的特征。这可能由于,元初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思想对当时散曲作家影响较少,同时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也影响了中原,比如对妇女贞洁观念轻视等,这些比较开放的观念思想,相对导致了封建道德约束性松懈,传统思想观念的相对松弛。所以很多元曲作家在封建礼教思想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大胆借鉴“俗谣俚曲”的俏皮风趣和辛辣诙谐的语言风格,并融入散曲,使散曲的节奏轻快明朗,旋律灵巧飞动。

    曲语和诗语、词语不同。明人王骥德在其《曲律》中云::“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于词也,道回不侔也”。“道”,是指立意。意思是说,如果“以诗为词”或“以词为曲”,便都“此路不通”。这是说诗语、词语、曲语有别也。比如写陶渊明,诗语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词语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辛弃疾在《念奴娇》)曲语曰:“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范康《仙吕·寄生草·酒》)识者于此,当悟诗语、词语、曲语之微妙处也。(拙作《烟雨曲话》之13)

这种不同,首先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风格特色上的区别。曲之所以灵巧飞动,关键在曲语中可以加衬字,诗词则不行。衬字不要求平仄,不拘泥字数,不受曲律限制。衬字或附于句首,或置于句中,衬字可以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数量词和形容词等,可以是俚语俗字。象声叠词等。在元代,有“无衬不成其曲”说法。衬字的穿插使用,一改诗词含蓄蕴藉,使散曲这种文学体裁,在形式上富于变化,呈现出自由活泼,质朴直爽、灵巧飞动、韵味盎然的艺术风格,并且还带有民间语言的特殊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情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曲味”。

    我们看看周文质的《正宫·叨叨令》:“叮叮当当铁马乞雷叮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柔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这组叠词和象声词的衬字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叮叮当当铁马声,啾啾唧唧促织鸣,滴滴点点细雨沥,潇潇洒洒梧叶落”的瑟瑟秋声。全曲回荡着灵动、流畅的曲韵味,极大地强化了散曲语言艺术的张力与活力。

    再看贯云石《塞鸿秋》:“战西风遥天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此曲增加了许多衬字。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讽刺为:“此何等句法?”但任讷于《曲谐》中则说:论气势,则句末非有十四字收煞不住也。”(见《元曲鉴赏辞典》)

    另外,“曲味”和“词味”不同,还在于曲语的四声声调,比词还要讲究。龙榆生先生谈到“北宋词乐转化为北曲,南宋词乐转化为南曲”时说,二者的差别在于:“词的押韵,是上、去二部同用,平声部和入声部各自单独作用;北曲没有入声,其余三声互押。南曲有入声,而其他三声亦平仄互押。”

在元代,戏曲由于不断被搬上舞台,在唱腔上,对阴阳、上去的搭配比词更讲究。比如北曲于去声处极为讲究,在北曲里,去声独立性很强,该用去声韵处,绝不能用上声韵。曲谱中注明宜用去声处,亦以用为佳。两仄相连,以上去交替为妙。因为散曲乃“清唱”,和词一样是“倚声之学”,合乐歌唱。在声调上这样处理,清唱时就能起到抑下揭起作用,唱腔上有抑扬顿挫之感。如是,曲语节奏就富于变化,能产生一种起伏的灵动感。

如张养浩:“倚杖立云沙”“山猿戏野花”(《雁儿落带得胜令》),细细吟来,会感到其声调抑扬顿挫,其妙处全在“杖、戏”两处用了去声。倚杖为上去,戏野为去上,若用上上、去去,声律节奏则次之矣。”龙榆生先生在《词曲概论》中对此研究颇为独到。同时散曲韵位和平仄韵的转换比词更密,这就使曲的语言比词的语言更具有跳跃性、灵动性。

散曲语言艺术的上述特征和张力,在不同流派的风格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前文说过,散曲是在师承传统诗词和民歌、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既有传统诗词语言艺术蕴藉典雅的一面,又有俗谣俚曲语言艺术通俗易懂的一面,这种语言特色反映在风格流派上,或辛辣诙谐,俏趣灵动,或冷峭沉郁,典雅清丽等等。

    典雅清丽者如被明人李開先赞之为:“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的之一張可久,以散曲盛稱於世。據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张的小令有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套,其數量爲元人之冠。任訥在《曲諧》中曰:“小山一人造境,亦散曲中清華一派之所由立也”、“曲風雅麗”,他的曲作多以炼句为工,对仗见巧。例如他的[越調]憑闌人《湖上》“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掐玉箏?隔江和淚聽,滿江長歎聲。”和[雙調]《殿前歡。離思舟》:“月籠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懶看幃屏畫,人在天涯。春殘豆蔻花,情寄鴛鴦帕,香冷茶蘼架。舊遊台榭,曉夢窗紗。”,这些语言明显融铸了传统的诗词语言风格,形成了小山自身清劲典雅秀丽的特色。

    冷峭沉郁者如张养浩,其名篇《山坡羊》“潼关怀古”最能代表他的风格:“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语言同样是脱胎于传统的诗词语言,同样是追求语言的凝练、组合,却形成了自己苍劲浑厚,沉重悲怆的语言艺术风格。

    俏趣灵动者如王和卿的“弹破在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吓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一个“扇”字用夸张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大胆的想象,把轻、巧、俏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吓杀、一采一个空.轻轻的飞动”这些俗语、口语,极其活泼灵动,在某种意义上很能代表散曲语言艺术灵巧飞动的本色。

    即使是典雅清丽的张可久,也有俏趣灵动的一面。如《朝天子•春思》:“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这首散曲也具有灵动活跃、俏趣诙谐的特征。

    辛辣诙谐者如睢景臣,他的代表作《哨遍·高祖还乡》,其中:[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从独特的角度,用生动活泼诙谐的语言,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把刘邦的帝王之尊嘲笑得体无完肤,其语言辛辣讽刺,亦庄亦谐,明快跳跃,具有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和口语化特点。这些语言在传统的诗词中是见不到的。

    还有其他风格流派的语言特色,这里不一一论述。总之如上所说,我们可以看出散曲艺术的表现力和风格特色,离不开语言艺术的特色和表现力,否则散曲的艺术性、文学性无从谈起,也不可能和唐诗宋词分庭抗礼。当然,语言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作者的学识修养、世界观、人生观。阅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就不再涉及。

                      三

最后想谈谈,了解散元曲语言的特征及其张力,对我们今天传承发展散曲无疑有所启迪。我看过当今网络上一些作品,从意象到语言上,比如“砧杵、寒漏,垂杨系马”等词语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诗词散曲作品中。这恐怕和当今的生活习惯,民情风俗,节奏旋律都不太吻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散曲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有新的生命力,语言艺术要有当今时代的特征。当代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具有时代性的散曲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这些作品中较成功地运用了当今我们熟悉的一些俗谣俚曲,大众语言,甚至网络语言入曲,来触及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层面。

    我曾经谈过安徽周棣先生散曲作品的语言,其一曲《送考母亲》很有当今时代特色:“红阳高照,千军杀到,替儿合掌殷殷告。苦窗熬,看今朝,愿儿独木桥的那头笑。烈日炎炎谁顾了。儿,场内考;娘,场外烤。”。高考之日,正值炎暑。可怜天下父母翘首于考场铁门之外,形成一道中国特色之“亮丽风景线'。作者此曲于现行高考制度之弊端处不着一字,然辛酸中质疑。读来却饶有趣味,尽得其意。”(见拙作《烟雨曲话》之10)这首散曲语言如“红阳高照,千军杀到”“儿,场内考;娘,场外烤。”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通俗性。对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在辛酸中质疑的张力何其强烈!

    再看安徽金长渊先生的【正宫】《叨叨令·赖昌星归案》:“走私大案迷魂梦,曾惊贪腐发财梦。潜逃北美黄粱梦,外邦遣送难圆梦。老赖呀也么哥,老赖呀也么哥,难逃终身监禁寒衾梦!”这首独木桥体的语言很有特色,“走私大案、贪腐发财、潜逃北美、终身监禁”等都是当今人们熟悉流行的时代语言,通过作者的艺术提炼组合,生动形象地讽刺鞭笞了这一丑恶现象。

    安徽胡宁女士的散曲语言,大多表现出一种灵巧飞动、诙谐俏趣的风格。如【中吕·四边静】《自嘲》:“揽常揽菱花频频照,恨每恨三毛逢二毛。这担心失了貌,这担心丢了俏,这担心胖了腰,别了春风笑”。全篇曲味很足,语言通俗诙谐,节奏跳跃灵动,活灵活现,生动地表现了女儿家爱美心态。

对她的另一首散曲【仙侣•锦橙梅】《想郎》,我在《烟雨曲话》中曾经简单点评:此曲语言既俏中见趣,又婉约绵绵:“月圆圆照故乡,秋瑟瑟病红妆。西风吹乱梦衣裳,关山远如何望?染一笺花黄叶黄,涂一笺恨长情长,都只为个,想郎!我的郎,天尽头无相忘!”开篇首两句即以“圆圆、瑟瑟”叠词起,生动、形象、贴切,其浓浓曲意,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月,秋,红妆、西风”这些语言的组合构成一幅秋思意象画面,为后文曲眼“想郎”铺垫气氛。“病、乱”两处去声语言,用之极妙!音调上顿起抑扬顿挫感,合散曲本旨清唱。“关山远如何望?”怎一个“想”字了得!余最喜“染一笺花黄叶黄,涂一笺恨长情长”两句幽雅处,其衬字应用,有累加贯珠效果,“想郎!我的郎”至此用民歌化语言点出曲眼。一声“无相忘”,嘎然而结,余音悠长。

    武汉丁也先生的散曲语言时代性很强,以此入曲,既通俗灵动,曲味也浓。从他的散曲作品语言中,我们可以听到跳动的时代的脉搏音,作者对近半个世纪来每个时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有褒有贬,有热情歌颂,也不乏辛辣讽刺。

如【双调•驻马听】,《牛棚外的月季花》:“点点红霞,月月来陪孤老九;浓浓秽气,朝朝改造少白头。知音绿萼四时幽,惊心黑蹄长声叩。春到秋,沉浮岁月谁香臭?”我们看到,在其辛辣诙谐的曲语中透着作者对那个荒唐年代悲怆愤怒的拷问,作品深邃,很有张力。象“改造、老九”等词语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语言,在作者笔下能运用自如,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但愿上述这些作者的尝试,能给我们今天传承发展散曲有所启迪。

参考资料: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词曲概论》龙榆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4 0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煙雨兄好文章,待細讀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子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4-4-27 07:23 , Processed in 0.0171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