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31|回复: 1

[绝句] 秋霁即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4 08: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霁即景


       文若兰


终南雨霁岭云蒸,
草木葱茏爽气清。
柳岸长堤凫碧水,
幽人隐钓映霞红。


     2025.8.23.


《秋霁即景》一诗以终南山雨霁之景为切入点,通过意象叠加与色彩对比,勾勒出一幅清丽空灵的秋日画卷。以下从意象经营、空间建构与情感渗透三方面展开鉴赏:


---


一、意象经营的层次感


首句“终南雨霁岭云蒸”以动态意象开篇,“云蒸”二字既描摹出山间水汽升腾的物理变化,又暗合《文心雕龙》“云蒸泉涌”之妙,赋予自然现象以文思涌动般的生命力。次句“草木葱茏爽气清”转向视觉与触觉的通感,“爽气”一词既呼应秋日特质,又承袭《世说新语》中“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的名士审美,将自然清气提升为精神层面的澄明之境。


后两句聚焦微观场景:柳堤碧水间凫鸟嬉游,霞光中隐者垂钓。凫的灵动与人的静默形成动静相宜的构图,而“碧水”与“霞红”的冷暖色调碰撞,既强化了视觉张力,又暗含道家“阴阳和合”的哲学意趣。


---


二、空间建构的纵深感


诗人采用中国古典绘画“三远法”架构空间:首句仰视山巅云气(高远),次句平览草木全景(平远),末句俯察水面细节(深远)。这种由宏观至微观的视角转换,使诗境如卷轴般徐徐展开。尤其“柳岸长堤”与“霞红”的远近呼应,既拓展了空间维度,又以霞光弥合天地的距离感,暗合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空间美学。


---


三、隐逸情怀的当代性书写


“幽人隐钓”意象直指中国诗学传统中的隐逸主题,但不同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疏离感或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的孤绝感,本诗中的隐者沐浴霞光、与凫鸟共处碧水,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隐逸书写消解了传统山水诗中常见的孤高气质,更贴近现代人追求心灵栖居与自然和解的精神需求,使古典题材焕发当代意义。


---


结语


此诗虽沿用传统山水诗语汇,却通过意象的有机组合、空间的灵动调度以及隐逸主题的温度转化,实现了对古典范式的创新性继承。诗中“云蒸”“爽气”等词既承古意,又注入现代人对自然的鲜活感知,堪称传统与现代审美交融的隽永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4 11:0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身临其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9-3 07:04 , Processed in 0.0354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