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7|回复: 0

[绝句] 天道无常自有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道无常自有常


       文若兰


炎凉旱涝本寻常,
灾祸福祯大道强。
际遇荣枯多静气,
避凶备险保祺祥。


     2025.7.19.

这首《天道无常自有常》立意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作者文若兰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和豁达态度。我们来逐层鉴赏一下:

**整体立意:**

*   **核心观点:** 天道(自然规律、世事变化)表面看似反复无常,实则蕴含着恒常不变的法则(“自有常”)。面对人生的起伏、自然的灾祥,人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方能获得吉祥安宁。
*   **智慧:** 融合了道家的顺应自然(承认无常)、儒家的积极进取(“避凶备险”)和佛家的平常心(“多静气”)。

**逐句鉴赏:**

1.  **“炎凉旱涝本寻常”:**
    *   **意象:** “炎凉”(气候冷暖,喻人情世态)、“旱涝”(自然灾害)。选取的是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人生变化现象。
    *   **立意:** 开宗明义,指出世间万物的变化(无论是自然界的寒暑旱涝,还是人世间的冷暖沉浮)是**本质的、常态的、不足为奇的**(“本寻常”)。这奠定了全诗豁达的基调,破除了对“恒常不变”的幻想。

2.  **“灾祸福祯大道强”:**
    *   **意象:** “灾祸”、“福祯”(幸福吉祥)、“大道”(根本规律)。
    *   **立意:** 承接上句,进一步阐述:灾祸与吉祥这两种看似极端对立的境遇,其兴替流转本身,就是那**不可抗拒、强大无比的自然规律(“大道”)运行的一部分**(“大道强”)。此句强调“无常”本身即是“常”,是“大道”的体现。

3.  **“际遇荣枯多静气”:**
    *   **意象:** “际遇荣枯”(人生境遇的显达与衰落、顺境与逆境)、“静气”(内心的平静、从容、定力)。
    *   **立意:**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由天道转入人道。面对人生必然的荣辱兴衰、顺逆起伏,作者给出的应对之道是:**培养并保持内心的“静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境转的修养和定力。“多”字强调了这种心态的重要性,是应对无常的核心法宝。

4.  **“避凶备险保祺祥”:**
    *   **意象:** “避凶备险”(规避风险,做好准备)、“保祺祥”(维护平安吉祥)。
    *   **立意:** 在保持“静气”的基础上,作者并非主张消极无为,而是提倡**积极理性的行动**。认识到天道无常(有常),就要有忧患意识,主动规避风险(“避凶”),提前做好防备(“备险”),这样才能真正地守护住自身的平安与吉祥(“保祺祥”)。这是对“静气”的实践补充,体现了务实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质朴:** 用词平实易懂(如“炎凉”、“旱涝”、“荣枯”、“静气”),却蕴含深刻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辞藻,直指核心。
2.  **对比与统一:** “炎凉/旱涝”、“灾祸/福祯”、“荣/枯”、“凶险/祺祥”等成对概念的使用,鲜明地展现了世间的对立统一,最终都统摄于“大道”和“静气”之下。
3.  **结构清晰严谨:**
    *   前两句(起承):**阐述天道**(无常即常)。
    *   后两句(转合):**点明人道**(静气应对 + 积极行动)。
    *   由天及人,由认识到实践,逻辑清晰。
4.  **哲理与实用结合:** 既有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哲理高度),又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处世建议(实用价值),即“修心”(静气)与“行动”(备险)并重。
5.  **意境豁达超脱:** 全诗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变化后的从容与通达,不怨天尤人,不患得患失,强调内在的定力和外在的谨慎相结合。

**总结:**

文若兰的这首《天道无常自有常》是一首充满人生智慧的哲理诗。它深刻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必然性(无常),并指出这变化本身即是恒常的规律(自有常)。面对这种规律,诗人倡导一种内外兼修的人生态度:于内,培养“静气”,保持心境平和,不为外境所扰;于外,秉持理性,积极“避凶备险”,做好应对准备。这种将道家顺应自然、儒家积极进取和佛家平常心融为一体的处世哲学,既深刻又实用,给人以启发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通透的思想境界和从容的人生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7-21 13:42 , Processed in 0.0237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