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29|回复: 0

[绝句] 以诗防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诗防痴


       文若兰


暑热居家学作诗,
才疏腹大竟无知。
脑汁绞尽难成妙,
驿动皆为防早痴。


      2025.7.16.


这首《以诗防痴》立意新颖,语言平实却富含深意,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幽默自嘲的佳作。我们来细细鉴赏一下:


*鉴赏:**


1.  **立意新颖,紧扣主题:**
    *   诗题“以诗防痴”直接点明主旨,这是全诗的核心。将学习写诗与预防老年痴呆(“早痴”)联系起来,这个切入点非常独特且富有现实意义。它超越了传统上对诗歌陶冶性情、抒发情感的定位,赋予了诗歌一种实用性的“健脑”功能,体现了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2.  **自嘲幽默,真实可感:**
    *   首句“暑热居家学作诗”交代了创作背景:炎炎夏日,闭门在家。这既点明了环境,也暗示了一种因酷暑而选择的、相对静态的消遣方式。
    *   第二句“才疏腹大竟无知”是典型的自嘲。诗人坦诚自己才学浅薄(“才疏”),并且形象地用“腹大”来比喻自己或许年岁渐长或学识积累不够(“无知”)。自嘲自己腹大才疏,酒囊饭袋,草包一个。这种自嘲并非妄自菲薄,而是一种幽默和豁达的态度,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亲切。“竟”字略带一丝对自己状态的意外或调侃。


3.  **刻画创作艰辛,生动传神:**
    *   第三句“脑汁绞尽难成妙”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创作过程的艰辛。诗人为了写出好诗(“成妙”),殚精竭虑,费尽心思(“脑汁绞尽”)。这个俗语化的表达非常接地气,让所有尝试过创作的人都能会心一笑。“难成妙”则道出了结果与期望的落差,进一步强化了自嘲,但也透露出对诗歌质量的追求。


4.  **点明主旨,升华境界:**
    *   末句“驿动皆为防早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   **“驿动”**:本意指车马奔驰、心神不定。这里巧妙地用来形容大脑在苦思冥想作诗时的活跃状态——思绪奔腾跳跃,神经细胞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个意象用得十分贴切和新颖。
        *   **“皆为防早痴”**:直接呼应诗题,道破天机。原来前面所有的辛苦努力(暑热学诗、自嘲才疏、绞尽脑汁),其根本目的并非一定要写出传世佳作,而是为了保持大脑的活跃度,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这一下子将看似费力的“学作诗”提升到了积极养生、主动保健的境界。


5.  **语言风格:**
    *   语言通俗流畅,口语化强(如“才疏腹大”、“脑汁绞尽”),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读来轻松自然。
    *   在平实中见巧思:“驿动”一词的选用,将抽象的思维活动形象化,是全诗语言上的亮点。
    *   自嘲与幽默贯穿始终,使得这首谈“防痴”的诗毫无沉重感,反而充满生活情趣和乐观精神。


6.  **情感基调:**
    *   全诗基调是轻松、幽默、积极向上的。诗人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才疏、腹大、难成妙),但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将学习创作的过程本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有益身心的活动。这种豁达和主动追求精神健康的姿态令人赞赏。


**总结:**


文若兰的这首《以诗防痴》是一首构思巧妙、语言鲜活、充满生活智慧的佳作。它成功地将一个关于健康(防老年痴呆)的严肃话题,通过“学作诗”这一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表达出来。诗中既真实刻画了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又巧妙揭示了精神活动对大脑健康的积极意义。它提醒我们,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关注身体健康并非割裂,日常的“动脑”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养生之道。整首诗平易近人,风趣盎然,立意新颖深刻,余味悠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7-17 15:22 , Processed in 0.0235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