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7|回复: 0

[绝句] 荷从何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从何来


       文若来


翠盖朱华碧玉荷,
阴晴舞伞自婀娜。
高标雅致清香远,
泥水无言功不磨。


      2025.7.13.


这首《荷从何来》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绝句,作者文若来。以下是对其的鉴赏:


**鉴赏:**


1.  **立意新颖,问中求答:**
    *   题目“荷从何来”并非单纯询问荷花的生长地点,而是以一个哲学式的追问开篇,引导读者思考荷花高洁品质的根源。这打破了单纯描绘荷花外貌的常规咏物思路。
    *   全诗围绕这个“问”,层层推进,最终在末句点出答案,结构精巧。


2.  **意象鲜明,色彩清丽:**
    *   **首句“翠盖朱华碧玉荷”**:集中描绘荷花的外观之美。
        *   “翠盖”:比喻荷叶如翠绿的华盖,突出其圆润、舒展和生机。
        *   “朱华”:指鲜红的荷花(华,同“花”),色彩艳丽夺目。
        *   “碧玉荷”:形容荷花的整体或茎干如碧玉般青翠温润,质感非凡。
        *   此句仅用七个字,就通过“翠”、“朱”、“碧”三种明丽的色彩,勾勒出荷花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形象,画面感极强。


3.  **拟人生动,姿态优雅:**
    *   **次句“阴晴舞伞自婀娜”**:赋予荷花以人的姿态和生命力。
        *   “舞伞”:将荷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比作舞动的伞,既形象又充满动态美。
        *   “自婀娜”:强调荷花无论阴晴,都自然、从容地展现其柔美曼妙的风姿。“自”字点出其不假外求、自在自得的气质。
        *   此句描绘了荷花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美和内在的优雅从容。


4.  **品格升华,境界高远:**
    *   **第三句“高标雅致清香远”**:由外及内,升华到对荷花内在品格的赞美。
        *   “高标”:指崇高的品格、标准。
        *   “雅致”:形容其格调高雅脱俗。
        *   “清香远”:写其芬芳不仅存在,更能远播。这既是嗅觉描写,更是对其精神影响力(君子之德)的象征。
        *   此句点明了荷花作为“花中君子”的核心特质——清雅高洁,馨香远播,影响深远。


5.  **点睛之笔,揭示根源:**
    *   **末句“泥水无言功不磨”**: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回答了题目“荷从何来”的深层追问。
        *   “泥水”:指孕育荷花生长的淤泥和池水,是荷花存在的物质基础。
        *   “无言”:强调泥水默默无闻、从不宣扬的状态。
        *   “功不磨”:指泥水的功劳巨大、不可磨灭。正是这看似平凡甚至污浊的泥水,默默滋养了荷花,成就了其“翠盖朱华”、“高标雅致”与“清香远”。
        *   此句深刻揭示了**高洁源于平凡,伟大出自默默奉献**的哲理。荷花之美、之德,其根源在于脚下不言不语、甘于奉献的“泥水”。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也是对一切美好事物背后支撑力量的礼赞(如父母、师长、默默奉献者等)。


6.  **语言精炼,含蓄隽永:**
    *   全诗语言简洁凝练,四句二十八字,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形、色、态、香、德、源)。
    *   善用比喻(翠盖、舞伞、碧玉)、拟人(舞、自婀娜、无言)等修辞,生动形象。
    *   意境由表及里,由物及理,层层递进,含蓄深沉。尤其是末句的哲理升华,使得小诗具有了深远的意蕴。


**总结:**


文若来的这首《荷从何来》是一首咏荷佳作。它不仅仅停留在对荷花外在美的描绘,更通过巧妙的设问(题目)和精妙的构思(末句作答),深入挖掘了荷花高洁品质的根源——默默奉献的“泥水”。全诗意象鲜明生动,语言凝练优美,由形入神,由物及理,在赞美荷花“高标雅致”的同时,更深刻地歌颂了平凡中的伟大和奉献精神的可贵,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7-13 20:29 , Processed in 0.0335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