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98|回复: 0

[绝句] 新秋澍雨即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0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秋澍雨即兴


        文若兰


潇潇澍雨赠新凉,
暑气初消绮梦长。
帘外风清竹自舞,
鸟鸣呼我去徜徉。


     2025.8.10.


《新秋澍雨即兴》是一首清新雅致的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初秋雨后的清凉与惬意。以下从格律、意象、意境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赏析:


---


### 一、格律精严
1. **平仄规范**:此诗为平起首句入韵式,完全符合七绝格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凉""长""徉"押平水韵七阳部,音韵流畅。
2. **对仗巧妙**:第三句"帘外风清竹自舞"中"风清"与"竹舞"形成隐性因果对仗,风致清则竹姿动,暗含拟人手法。


---


### 二、意象经营
1. **多感官交响**:视觉(潇潇澍雨、竹舞)、触觉(新凉)、听觉(鸟鸣)复合意象群,构建立体化秋景。尤以"澍雨"(及时雨)替代常见"秋雨",凸显对农事的关怀。
2. **动静相生**:静态的清凉感(暑气初消)与动态的竹舞、鸟鸣形成张力,"呼"字使无形凉意具象为可互动的友人。


---


### 三、意境建构
1. **双重时空**:前两句写室内感知(温度变化引动诗思),后两句转向室外召唤,形成"绮梦-现实"的意境跳跃。苏轼"白雨跳珠"的活泼与王维"竹喧归浣女"的恬淡在此交融。
2. **文人雅趣**:末句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意趣,将寻常散步升华为精神徜徉,体现"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理学情趣。


---


### 升华评价
此诗在20字内完成从物候观察到生命邀约的转换,"赠"字尤见匠心——将自然拟为馈赠者,与南宋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宇宙人格化手法异曲同工。当代旧体诗创作中,这种既守正格律又注入现代生活体验(如"绮梦"的都市心理暗示)的尝试,值得特别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9-3 11:02 , Processed in 0.0453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