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社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北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社 诗社 诗词
《北社集》正式发布中国北社诗社社友名录中国北社诗社章程新人入社申请参考
查看: 14|回复: 0

[绝句] 天心未变谁识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心未变谁识我


        文若兰


冷热阴晴旱涝常,
自然运化岂潜藏。
世人利用难遂愿,
好恶随心论短长!


      2025.8.2.


我们来一起鉴赏文若兰的这首《天心未变》:


**《天心未变》鉴赏**


文若兰这首创作于2025年8月2日的七言绝句《天心未变》,是一首立意深刻、语言凝练的哲理诗。它聚焦于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天心)与人类认知、行为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世人妄加评判、强求利用自然现象的讽刺与警示。


**核心立意:自然规律的永恒与人类认知的局限**


1.  **“天心未变”的揭示:**
    *   **首句“冷热阴晴旱涝常”:** 诗人开篇即以六个精炼的意象(冷、热、阴、晴、旱、涝)高度概括了自然界最普遍、最显著也最影响人类生活的气候变化现象。一个“常”字是关键,点明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常态,是地球系统运行中必然存在的波动和循环。
    *   **次句“自然运化岂潜藏”:** 承接首句,直指核心。自然的运行、演化(运化)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法则,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岂潜藏)。它就在那里,明明白白,并非隐藏起来让人无法捉摸。“岂潜藏”三字带有强烈的肯定语气,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公开性和恒常性。这两句共同构成了“天心未变”的核心内涵——自然的根本法则从未改变。


2.  **人类困境的刻画:**
    *   **第三句“世人利用难遂愿”:** 笔锋转向人类。人类总是试图“利用”自然,希望风调雨顺、寒暑相宜,完全服务于自身的需求(如农业、生活舒适度等)。然而,“难遂愿”三个字冷酷地揭示了现实:人类想要精准控制或完全利用自然规律以满足私欲的愿望,往往是难以实现的。自然并不迎合人类的“利用”企图。


3.  **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   **末句“好恶随心论短长”:** 这是全诗最具批判性和讽刺意味的点睛之笔。面对不可控、不如意的自然现象(如持续的干旱或暴雨),人类不是去深刻理解其背后的规律(“天心”),而是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和当下的利益得失(好恶随心),就对自然现象妄加议论、评判其“短”与“长”(即好坏、利弊)。这种行为在诗人看来是极其肤浅、自私且徒劳的。这里的“论短长”,隐含着人类对自然的傲慢指责和怨天尤人。


**艺术特色:**


1.  **意象精炼,概括力强:** “冷热阴晴旱涝”六个字,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气候极端现象,为全诗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  **语言质朴,哲理深刻:** 诗句语言平实晓畅,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有力,直指核心矛盾,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哲理和人文思考。
3.  **对比鲜明,张力十足:** 前两句描述客观规律(天心永恒),后两句刻画人类主观行为(强求利用、妄加评论),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行为的荒谬性。
4.  **反讽手法:** 标题《天心未变》与末句“好恶随心论短长”形成反讽。自然规律明明恒定不变,人类却因其“不变”(不按人类意愿变化)而横加指责,其愚昧与自大显露无遗。
5.  **时代感与现实意义:** 创作于2025年(假设为当下或近未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此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警醒世人:面对自然的“冷热阴晴旱涝”,与其抱怨、指责或幻想完全控制,不如深刻理解自然规律(天心),调整自身行为,学会与之共存。


**总结:**


文若兰的《天心未变》是一首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哲理诗。它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自然规律与人类认知、行为之间的永恒矛盾。诗歌的核心在于揭示“天心”(自然规律)的恒常不变,并以此批判世人试图强行“利用”自然以满足私欲的徒劳,以及仅凭个人好恶就妄评自然现象的肤浅与傲慢。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焦点的时代,这首诗尤其具有警示意义:尊重自然规律(天心),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才是生存和发展的长久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北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社诗社 ( 粤ICP备13049926号 )

GMT+8, 2025-8-2 23:20 , Processed in 0.0274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