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醉 发表于 2005-12-19 13:05:05

金缕曲 明成祖(十一叠秋水轩韵)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04 编辑

<P > </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近读《海殇》一书,叙及明成祖一生功过得失,其中“面海而生,背海而亡”一句最为警策。永乐一朝七下西洋、六征漠北两件大事实为关乎后来汉民族盛衰一大枢纽,惜其晚年最终迁都北京,从此与世界性航海贸易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令人扼腕不已。</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读罢文皇卷,叹斯人、比肩汉武,同车驱遣。</P>
<P >燕子飞过瓜州渡,朱雀桥头草泫。便从此、潜龙破茧。</P>
<P >樯橹蔽空古今盛,望西洋、万里波涛浅。</P>
<P >日月帜,迎风展。</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武功文治终难显,指长城、雄关百二,空余残扁(匾)。</P>
<P >阉宦干政自兹始,东厂几多鹰犬。方公戮、株连难免。</P>
<P >定鼎燕京有余叹,算殖民海外非尧典。</P>
<P >斜阳下,朔风剪。</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荒漠之旅 发表于 2005-12-19 13:07:47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04 编辑

<P>独孤兄历史功底深厚啊,佩服。</P>

若枚 发表于 2005-12-19 17:27:34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04 编辑

偶同荒漠兄.虽怀古人,但不滞不涩,深沉厚实,学习.

文森 发表于 2005-12-19 20:05:43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04 编辑

醉兄:朱棣遷都,並沒禁海呀,他兒子還再令鄭和下西洋,鄭和死於波斯灣航海的路上,遷都北京是地緣政治的考慮,漢族自石敬塘後一直北患危脅著社稷的安全。直到而今。遷都北京應是他最大的遠見﹣﹣﹣後來的土木之變證實了這一點,所以老毛學成祖,聽了王季範等人的意見定都北京。現今看來也是有遠見的。

独孤求醉 发表于 2005-12-19 20:44:28

本帖最后由 樱林花主 于 2015-10-6 12:04 编辑

<P>文兄:明成祖定鼎北京,民力耗尽,虽再无精力经略海外。虽然他儿子宣宗还派郑和下过两次西洋,但由于蒙古残余势力坐大(后来是满清东北崛起),明朝统治者从此将眼光转向北方内陆,本来中国发展海上贸易的历史机遇从此错失。以致于五十年之后,哥伦布凭几只小舢板便登陆美洲,十五世纪荷兰人则从海上占领台湾。迁都北京这件事情绝对跟七下西洋的终止是有着某种因果联系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缕曲 明成祖(十一叠秋水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