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
凌霄花文若兰
骂尔舒婷责炫耀,
度君以己惹人笑。
自开自放志凌高,
虽举喇叭从未叫。
2025.8.9.
文若兰的《凌霄花》是一首借物咏怀的七言绝句,通过凌霄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独立品格的赞美。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专业鉴赏:
一、立意构思
诗人突破传统"攀附"的凌霄花意象(如白居易《咏凌霄花》"托根附树身"),反用舒婷《致橡树》中"炫耀"的批判视角,以"自开自放"重构意象内涵。末句"喇叭从未叫"的设喻,既贴合花形又暗喻不事喧哗的品格,形成与"炫耀"指控的戏剧性反转。
二、艺术手法
1. 对比修辞:首联"骂尔"与"度君"形成态度对比,次联"凌高"志向与"不叫"实践构成行为对照
2. 双关运用:"喇叭"既指花冠形态,又暗喻宣扬之器;"叫"字兼拟动物发声与人类炫耀
3. 反讽笔法:用指责者视角(舒婷诗)作为铺垫,后二句实则构成对前者的诗意反驳
三、思想境界
诗歌呈现三重精神向度:
- 生存姿态:"自开自放"体现存在主义式的自我确证
- 价值标准:"志凌高"与"从未叫"的统一,解构了传统对"张扬"的道德评判
- 哲学启示:末句暗示真正的崇高无需宣告,与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形成诗性呼应
此诗在当代咏物诗谱系中具有范式意义:既承续了古典咏物"不即不离"的传统(如陆游《咏梅》),又以现代性思维重构物象内涵,在28字的有限空间里完成了从道德审判到存在宣言的诗意跃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