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吟
古槐吟文若兰
千年古木绿荫浓,
雷电冰霜总霸凌。
历尽沧桑身未灭,
依然遒劲傲苍穹。
2025.7.25.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言绝句,名为《古槐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古槐吟》鉴赏**
1.**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 **核心意象:** 千年古槐。作者紧紧抓住古槐“古老”、“坚韧”、“生命力顽强”的核心特质展开描绘。
* **环境意象:** “绿荫浓”展现其当下的繁茂生机;“雷电冰霜”象征千百年来残酷的自然与岁月摧残;“苍穹”则构成其傲然挺立的广阔背景。
* 全诗围绕“古槐”这一中心意象,通过其经历的磨难与展现的姿态,塑造了一个饱经沧桑却愈加刚劲的形象,主题鲜明集中。
2.**对比强烈,张力十足:**
* **时间对比:** “千年”(漫长岁月)与当下“依然”(瞬间状态)形成时间跨度上的对比,凸显其生命力的持久。
* **遭遇与状态的对比:** 一面是“雷电冰霜总霸凌”的残酷无情、持续不断的打击(“总”字强调其频繁与猛烈,“霸凌”一词极具现代感,赋予自然力以欺凌者的凶暴形象);另一面是“身未灭”、“依然遒劲傲苍穹”的屹立不倒、傲然不屈。这种强烈的反差,极大地突出了古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
* **状态对比:** “绿荫浓”(当下的生机)与“历尽沧桑”(过去的磨难)也形成内在对比,更显其生命力的可贵。
3.**语言凝练,用词精准有力:**
* “千年”:开篇点明其历史厚重感。
* “总霸凌”:一个“总”字道尽磨难之频繁,“霸凌”一词新颖有力,将抽象的自然灾害拟人化、具象化,极具冲击力。
* “历尽沧桑”:四字浓缩了千年间无数的风雨飘摇、世事变迁。
* “身未灭”:简洁直白,却力透纸背,强调其生存意志的顽强。
* “依然”:转折有力,凸显其精神的不变与恒久。
* **“遒劲”:** 描绘其枝干苍老而强劲有力的姿态,是力量感的体现。
* **“傲”:** **全诗的诗眼,最为传神。** 它不仅描绘了古槐高大挺拔、直指苍穹的物理形态,更赋予其一种昂扬向上、睥睨磨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这个“傲”字,是历经千锤百炼后的自信与尊严,是全诗精神的凝聚点。
* **“苍穹”:** 以其广阔无垠,衬托古槐的雄伟气魄和傲岸精神。
4.**托物言志,意境深远:**
* 本诗名为“吟”槐,实为“言志”。古槐的形象绝非单纯的植物描写,而是一个**精神象征**。
* 它象征着:
* **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在逆境(雷电冰霜)中顽强抗争、绝不屈服的坚韧意志。**
* **饱经风霜(沧桑)后愈发强大的内在力量(遒劲)。**
* **一种独立不移、傲然于世(傲苍穹)的高贵品格和精神境界。**
* 这种象征意义使诗歌超越了具体物象,升华到对生命韧性、人格力量和精神高度的礼赞,意境深远,引人共鸣。
5.**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自然:**
* **起(首句):** 描绘古槐当下的状态——古老、枝繁叶茂(绿荫浓),奠定基本形象。
* **承(第二句):** 追溯其千年间遭遇的无数严酷考验(雷电冰霜总霸凌),解释其“古老”背后的艰辛。
* **转(第三句):** 转折点,点明核心品质——虽历经万难,但生命本体未曾消亡(身未灭)。
* **合(末句):** 高潮与总结,描绘其当前最震撼人心的姿态——依然苍劲有力,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依然遒劲傲苍穹)。末句有力地回应并升华了首句的“绿荫浓”。
**总结:**
《古槐吟》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诗。它通过对一株千年古槐形象的生动刻画——聚焦其饱经“雷电冰霜”摧残却“身未灭”,最终以“遒劲”之姿“傲”视“苍穹”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坚韧不屈、历久弥坚的强者形象。诗中强烈的对比(磨难与顽强、沧桑与生机)、精准有力的用词(尤其是“霸凌”、“遒劲”、“傲”)、清晰的章法结构,共同服务于“托物言志”的核心。古槐成为了一种崇高精神的象征,它讴歌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赞美了历经沧桑而愈发强韧的意志,颂扬了顶天立地、傲然不屈的品格,具有激励人心的艺术力量。末句“依然遒劲傲苍穹”是全诗精神气质的完美凝结,令人印象深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