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杜风 发表于 2025-6-23 20:26:17

果贱伤农辛酸泪

果贱伤农辛酸泪


       文若兰


果贱伤农谁之罪,
思前想后己不对。
跟风盲种供大求,
市场规律莫违背。
果贵伤钱更不对,
合适恰当总难会。
解决问题何为本,
宏观考量慎应对。
不贵不贱不滞销,
日啖荔枝三百味。


   2025.6.23.


有感于广东荔枝大丰收而滞销有作。


这首《果贱伤农辛酸泪》以广东荔枝丰收滞销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农民处境的深切同情和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思考。


首联"果贱伤农谁之罪,思前想后己不对"以设问开篇,直指问题核心。诗人通过"思前想后"的内心活动,将批判矛头指向盲目跟风的种植行为,体现了理性的自省态度。


颔联"跟风盲种供大求,市场规律莫违背"进一步点明问题根源,用"跟风盲种"生动描绘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而"市场规律莫违背"则道出了经济规律的无情,形成强烈反差。


颈联"果贵伤钱更不对,合适恰当总难会"辩证地指出价格过高同样不利,揭示了农产品定价的两难困境。"总难会"三字流露出无奈之情。


尾联"解决问题何为本,宏观考量慎应对"提出解决之道,强调要从宏观层面审慎思考。最末两句化用苏轼名句,以"日啖荔枝三百味"的美好愿景作结,既表达了对产销平衡的期待,又暗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追慕。


全诗语言质朴却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不失理性,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人文关怀。诗中反复出现的"对""会""味"等押韵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使严肃的主题表达得更加生动有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果贱伤农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