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兰乘兴赏荷
文若兰乘兴赏荷文若兰
碧塘翠盖溢清香,
雅逸朱华动四方。
弗论阴晴长举伞
雨淋日晒又何妨。
2025.6.23.
这首《文若兰乘兴赏荷》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日赏荷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洒脱情怀。以下从意象营造、艺术手法、精神内核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经营的层次感**
首句"碧塘翠盖溢清香"以视觉(碧、翠)与嗅觉(清香)通感开篇,荷叶的浓绿与池水的清透形成色彩张力。次句"雅逸朱华动四方"中"朱华"(红色荷花)与首句冷色调形成冷暖对比,"动四方"的夸张笔法赋予静态花卉以灵动气韵。前两句通过空间(塘-四方)、感官(色-香)、动静(翠盖静-朱华动)的多维铺陈,构建出立体荷塘景观。
**二、拟人哲思的巧妙嫁接**
第三句"弗论阴晴长举伞"将荷叶拟作永撑的伞,表面写植物特性,实则暗含人生智慧。末句"雨淋日晒又何妨"以反问句式升华,将荷的坚韧转化为诗人旷达的生命态度。这种物我交融的写法,既延续了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传统,又以"举伞"的现代意象创新表达,体现守正出新的诗学追求。
**三、俳谐笔法中的精神超越**
全诗在雅致画面中突然插入"举伞"这般生活化比喻,形成庄谐并具的审美趣味。尾联看似调侃荷伞功用,实则揭示"阴晴不扰"的处世哲学,与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遥相呼应。二十八字中完成从物象描摹到心境呈现的飞跃,体现绝句"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质。
此诗在继承咏物诗托物言志传统的同时,以清新语言和幽默视角赋予古典题材现代活力,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古调新弹"的佳作。
页:
[1]